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3|回复: 2

我就要来讨骂『狂批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0 1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人”文化对中国贻害巨大之重要一点乃君子与下民的人格对立。这一对立起源于原始社会先民先天性的禀赋不平等和生存发展的不同理解。
  它是一切剥削和压迫的起源。
  
  君子最初是官僚的代称,逐渐演变成品德高尚之人的尊称,这与“圣人”文化

中的学而优则仕是大为相关的。实际上,封建社会里伪君子是大大的多于真君子

的,但无论真君子还是伪君子,其人格都是与平民对立的。
  而下民在君子看来是愚昧之徒,是用来驱使劳作,为君子的精神生活提供物质

基础的工具。但是,君子也知道水亦可覆舟的道理,可君子不是从阶级的角度去

调和这一矛盾,而是从愚民的角度去对之操控。中国几千年来的统治策略都无例

外的包括愚民政策,西方社会也有一大段这样的历史。
   在夏商朝,还没有君子之说,当官是一个苦差事,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完全是出于爱的奉献。有人说那个朝代是人类最平等的时代!某种意义上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如果不把奴隶当人看,将一般人和奴隶的人格对立起来。而后来进入封建帝王社会后,没有奴隶了,人格对立却通过圣人们奠定了下来。
   君子和下民的阶级对立不是一种常态,但却总是存在,无法消除,究其实质

,是双方人格的对立。
   在这样一种人格对立下,阶级不是绝对的,而心中的无形的阶级却是永恒至

今。平民可以通过十年寒窗来金榜题名,然后封官进爵,自动融入先前还是对立

的阶级;穷苦百姓通过起义造反来夺取政权,然后就忘记了谁是君子的掘墓人。
   为什么几千年历史都只在一个模式里翻转轮回,没有创新呢?
   结论只有一个,在这样一种人格模式下,君子和平民永远对立,阶级斗争是

无法消除的。
发表于 2005-8-22 10: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05-8-22 10: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1 00:18 , Processed in 0.15922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