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筱筱

[电子书分享] 筱筱的读书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2: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六楼自习,中午将去吃饭的时候看到一本非常好的书:<说圆>,精装图文兼备的珍藏书,随便翻了下,内容安排得很好,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一苏州园林为代表,
一会儿去看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21: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海报及图书封面(上海译文出版社07年版)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徐静蕾)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徐静蕾)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21: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 · · · · · ·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奥地利作家,他善于从心理角度再现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特别擅长刻画女性心理,塑造女性形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高尔基曾由衷地赞赏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在这部茨威格烩炙人口的心理分析小说集中,一段段哀婉动人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一个个人物的喜乐、苦痛、迷惘和绝望都能悄悄渗入你的心灵,触动那最深处的一隅,而人类细腻的千百种情感,都带着独有的美丽,化成了似幻似似真的现实。

作者简介 · · · · · ·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奥地利作家,他善于从心理角度再现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特别擅长刻画女性心理,塑女性形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其代表作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21: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目详细信息 题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斯蒂芬·茨威格小说五篇
作者:茨威格张玉书
出版项:兰州:敦煌文艺,1994
页码:212页
价格:CNY5.80
主题:短篇小说
索取号: 47.2251/CWG2
摘要:
分类:I521.45
相关信息:
订购记到浏览年所有目次 新到刊目次 订购信息 记到信息

〖馆藏信息〗
条码号 馆藏地点 流通类型 状态 应还日期 卷册说明
9008739 流通-南 基本书类 在馆
9008740 流通-南 文艺书类 在馆
9008741 流通-南 文艺书类 在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21: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根据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品。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用尽她的一生爱一个男人,但在这个男人的心中,她始终是陌生的。
电影不可谓不精彩,表演认真投入,画面精致,音乐完美伤感。彼时突然很感兴趣想要看下茨威格的原著,于是找来读了一遍。发现电影里的时空转换做得甚是完美,但是缺乏作品中原有的张力。
书中的她对这样一个男人是那样的执着与不悔,她的内心大胆、奔放而炽烈。她为了纯洁、崇高的爱情将自己隐匿了以生,直到死去的时刻才将心中隐秘的爱情向他完全的诉说。她的爱情是那样的刻骨铭心。她说她的人生是从见到他的那一刻才开始的,每次相遇都是重生,每次相逢而不相识都是生不如死的煎熬。我可以从她临终的信里读出她曾经的希望与绝望,十多年的爱情,直到生命完结的这一刻回想起来,都还这么激荡人心。此刻,爱情直抵生命的深度。哪怕我这样不喜欢消耗青春生命的爱情的人,在读到最后那句“亲爱的……永别了”的时候,我依然忍不住唏嘘流泪。我原谅了她,原谅了这样一个悲情苦命、曾用所有生命爱过的女子。
电影里的女子也是这样的爱了,但是没有那种奔放、狂热的感觉,而是中国女子式的隐忍和哀愁。同样是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中国的女子虽心中激情澎湃,表面却波澜不惊。大年三十的晚上,院子里满是热闹的人群和灿烂的烟花,她一个单纯的小女孩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出去嬉戏玩耍,但是她,只敢在窗内羡慕渴望的看着,哪怕妈妈让她去送碗饺子也不愿意去。她由心中的强烈的渴慕而感到害怕,没来由的不敢接近。中国女子的感情就是这样,欲迎还拒,越是渴慕,就越冷漠,越远离。影片没有激烈的冲突和爆发,贯穿全部的是一股细腻的情感,如一根插在胸口的刺,让人心疼不已。浓浓的深秋,淡淡的雾霭,朦朦胧胧的爱情。一个痴情的女人,一个热情健忘的男人,没有深深的爱恨,只是惹人叹息的浅愁。
茨威格写的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她在决定要生下孩子后所受的苦难以及家庭破碎亲人离散的不幸,不是用来衬托爱情的伟大。爱情果真是伟大的就应该让人幸福。当然给她带来不幸的不是爱情,而是社会。她的遭遇没有得到周围人的同情反而招来冷酷的嘲讽。那些凌辱和羞耻不是她独有的遭遇,而是所有贫苦的、被抛弃的人都会被踢进那样的地狱。电影中将这段艰辛和苦难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些东西会破坏整体的氛围,掺杂太多的东西有损于爱情的完美和纯粹。导演将这个故事改成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增加了一种浪漫唯美的气息,但无疑也降低了原著的批判性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这部影片是以中国女性的视角重新演绎的外国男性作家的作品,因而作品中某些女性意识的流露也不经意的显示了作者的身份的不同。在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下,女性人格中最显著的三个特征是被动性、自我虐待和自恋,而电影中她的自卑、怯懦与自虐的特性始终是她生命的印记。
电影中很多细节都是原著中有的,有些细节改编的很精彩,也有过渡很生硬的地方。从故事性来讲,电影很成功的将小说中国化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它算是一部商业电影吧,很迎合大众文化的口味。不论原著如何深刻,导演从中发现了一句话: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只这一句,就足以敷衍出一个缠绵而又悲伤的故事了。于是导演大胆的进行改造,将故事背景搬到旧中国,借用原著的故事情节,套用大段大段铺陈的台词。结果是,果然营造出了一种浪漫而又悲情的氛围,惹得无数都市男女为其伤心落泪。虽然她那种看似愚蠢的等待和坚守过于极端化,但也正是这一点击中了人们柔软的心。谁不曾为爱情犯过傻、发过痴,谁没有在心底暗暗等待过一个人,谁没有藏在心底的初恋,只不过这样的一些东西在电影里被放大了。她对贞洁爱情的坚守也似我们的坚守。爱情圣神、崇高、纯洁,它跟肉体无关,跟思想、灵魂无关,甚至与被爱者无关。
仅仅只是为爱而爱。
现代的都市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每天人们都在忙碌奔波,有多少时间可以给我们安享生活的舒适与甜蜜。彼此越来越忙,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爱情已成奢侈品。在青春美好的年华错过了很多美好的身影,回头遥望时,只能感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于是,更多的精神恋爱,或是自爱,来打发空虚无聊的光景。一切只能为爱而爱,那一个人,无法期待。只是我们不会遗忘,没有在一起的人,永远也不会相忘。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1: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推荐下一套非常好的书,喜欢电影,特别是志在电影事业的童鞋不可不看啊

台湾远流出版社编译的一套很好的电影丛书——电影馆系列丛书。
书单:前面的数字K200是远流自己给丛书编的号。最后一本《认识电影》(第十版) 还是2005年出版的。
    
    K2001《认识电影 》Understanding Movies L. D. Giannetti / 焦雄屏等译
    K2002《人文电影的追寻》黄建业
    K2003《潮流与光影》 黄建业
    K2004《艺术电影与民族经典》 焦雄屏
    K2005《阅读主流电影》 焦雄屏
    K2006《布纽尔自传》  Mon Dernier Soupir Luis Bunuel / 刘森尧译
    K2007《博格曼自传》 Laterna Magica Ingmar Bergman / 刘森尧译
    K2009《再见楚浮》 Finally Truffaut Don Allen / 张靓蓓张靓菡译
    K2010《大路之歌》 孙瑜 / 舒琪、李焯桃编校译  
    K2011《秋刀鱼物语》 小津安二郎 / 张昌彦译
    K2012《摄影师手记》Nestor Almendros 着 / 谭智华 译
    K2013《一个导演的故事》Quel Bowling sul Tevere M. Antonioni / 林淑琴译
    K2014《史柯西斯论史柯西斯》  Scorsese on Scorsese David Thompson / 谭天译
    K2016《戏梦人生——李天禄回忆录》 曾郁雯撰录
    K2017《少年凯歌》 陈凯歌
    K2018《谈影录》 焦雄屏 
    K2019《台港电影中的作者与类型》 焦雄屏
    K2021《新亚洲电影面面观》 焦雄屏
    K2022《推手:一部电影的诞生》冯光远编
    K2023《电影制作手册》 The Filmma*Ker&#39;s Handboo*K Edward Pincus 等 / 王玮, 黄克义译 
    K2025《导演功课》 On Directing Film... David Mamet / 曾伟祯译
    K2026《新浪潮-高达的电影剧本》 Nouvelle Vague Jean-Luc Godard / 蔡秀女译
    K2027《我暗恋的桃花源》 鸿鸿,月惠编
    K2028《神圣与世俗从电影的表面结构到深层结构》 颜汇增 
    K2029《电影赋比兴集》(上) 刘成汉 
    K2030《电影赋比兴集》(下) 刘成汉
    K2031《恋恋风尘》 吴念真,朱天文 
    K2033《青少年哪咤》 蔡明亮
    K2034《实用电影编剧技巧》 Screenplay:The Foundations of Screenwriting Syd Field / 曾西霸译
    K2035《法斯宾达的世界》 Fassbinder : Film Ma*Ker Ronald Hayman / 彭倩文译
    K2036《温德斯的旅程》 The Cinema of Wim Wenders:From Paris,France to Par *Kathe Geist / 韩良忆译
    K2037《魔法师的宝典——导演理念的清晰透视》Un Cinema Nomme Desir Andrzej Wajda / 刘絮恺译  
    K2038《费里尼对话录》 Intervista sul Cinema Giovanni Grazzin / 邱芳莉译  
    K2039《歌舞电影纵横谈》 焦雄屏
    K 2040《欧洲当代电影新潮》 蔡秀女
    K2041《电影的七段航程》 Introduction a une veritable histoire du cinema Jean-Luc Godard / 郭昭澄译
    K2042《尚·雷诺的探索与追求》 Ma Vie et Mes Films Jean Renoir / 蔡秀女译
    K2043《柯波拉其人其梦》 Coppola Peter Cowie / 黄翠华译
    K2044《戏假情——真伍迪&#8226;艾伦的电影人生》 Woody Allen: a biography Eric Lax / 曾伟祯等译
    K2045《伯格曼论电影》 Bilder Ingmar Bergman / 韩良忆等译
    K2046《电影编剧新论》 Alternative Scriptwriting--Writing Beyond the Rule *Ken Dancyger, Je / 易智言等译
    K2047《饮食男女——电影剧本与拍摄过程》 陈宝旭探访  
    K2048《电影意义的追寻》 Ma*King Meaning:Inference and Rhetoric in the Inte David Bordwell /游惠贞、李显立译
    K2049《女性与影像——女性电影的多角度阅读》 游惠贞编 
    K2050《杨德昌电影研究》 黄建业  
    K2051《我的美丽与哀愁》 陈国富,王世杰 
    K2052《袋鼠男人》 李黎,刘怡明 
    K2053《奇士劳斯基论奇士劳斯基》 *Kieslows*Ki on *Kieslows*Ki *Krzysztof *Kieslo / 唐嘉慧译
    K2054《路易.马卢访谈录》 Malle on Malle Philip French 编 / 陈玲珑译 
    K2055《开创的电影语言——爱森斯坦的风格与诗学》 The Cinema of Eisenstein e David Bordwell / 游惠贞译  
    K2056《电影剪接概论》 The Film Editing Room Handboo*K the Norman Hollyn / 井迎兆译
    K2057《孵一颗电影蛋-(寂寞芳心俱乐部) 电影书》 闻天祥 
    K2058《电影是什么?》 Qu&#39;est-ce le cinema? Andre Bazin / 崔君衍译 
    K2059《小川绅介的世界》 映画获 小川绅介 / 冯艳
    K2060《当代电影分析方法论》 L&#39;Analyse des Films Jacques Aunont / 吴佩慈译 
    K2061《解读电影》 How Movies Wor*K Bruce F. *Kawin / 李显立等译
    K2062《光影大师-与当代杰出摄影师对话》 Masters of Light:Conversations with Contemporary C Dennis Schaefer / 郭珍弟,邱显忠等 
    K2063《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 Non-fiction Film:A Critical History Richard M.Barsam / 王亚维译
    K2064《电光幻影一百年》 { 100 journees qui ont fait le cinema Cahiers du cinem / 蔡秀女、王玲琇译 300 270 
    K2065《时空的轨迹-塔可夫斯基的世界》 Tar*Kovs*Ky:Cinema as Poetry Maya Turovs*Kaya / 邱芳莉、邱怡君译
    K2066《梦是唯一的现实-费里尼自传》 Ich, Fellini C. Chandler / 黄翠华译  
    K2067《信手拈来写影评》 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Film Timothy Corrigan / 曾伟祯等译
    K2068《电影的社会实践》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Graeme Turner / 林文淇译
    K2069《女性与电影-摄影机前后的女性》 Women and Film:Both Sides of the Camera E. Ann *Kaplan / 曾伟祯等译
    K2070《电影理论与实践》 Praxis du cinema Noel Burch / 李天铎、刘现成译
    K2071《动画电影探索》 黄玉珊、余为政编
    K2072《发现安哲罗普洛斯》 Theo Angelopoulos C & T / 郭昭澄、陆爱玲译 
    K2073《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导论》 Essais sur la signification au cinema Christian Metz / 刘森尧译
    K2074《电影批评面面观》 An Introduction to Film Criticism B & S / 李显立译  
    K2075《电影符号学的新语汇》 New Vocabularies in Film Semiotics S, B and F-L / 张梨美译
    K2076《电影与当代批评理论》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 & W / 李天铎、谢慰雯译
    K2077《风云际会——与当代中国电影对话》 焦雄屏
    K2078《时代显影——中西电影论述》 焦雄屏  
    K2079《制作纪录片》 王亚维译
    K2080《极上之梦——《海上花》电影全纪录》 侯孝贤.朱天文
    K2081《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 卢非易
    K2082《电影叙事——剧情中的叙述活动》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 David Bordwell / 李显立等
    K2083《花桥荣记》 谢衍,杨心愉等
    K2084《超越大银幕》 Hollywood in the Information Janet / 魏玓译 
    K2085《斜塔了望》 戴锦华
    K2086《好莱坞类型电影》 Hollywood Genres Thomas Schatz / 李亚梅译
    K2087《凝视女像》 台北女性影像学会 
    K2088《筑梦者的世纪末光影:1999年度电影观察》 国家电影资料馆
    K2089《捕捉影像的人》 华慧英
    K2090《记录与探索——与大陆纪录片工作者的世界对话》 王慰慈
    K2091《歌声魅影》 叶月瑜
    K2092《全身小说家》 原一男 / 林真美译
    K2093《谁在诠释谁》 The Must be Represent: The Politics of Documentary Paula Rabinowitz / 游惠贞译
    K2094《天才的阴暗面紧张大师希区考克》The dar*K side of genius:the Life of Alfred Hitchco Donald Spoto /韩良忆译
    K2095《原初的激情 》Primitive Passion 周蕾(Rey Chow) / 孙绍谊译
    K2096 《2000台湾电影文化地图》 市政府.电资馆
    K2097《大众电影研究》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 Hollow,Jancovich / 张雅萍译
    K2098《消逝的影像》 廖金凤 
    K2099《电影理论解读》 Film Theory:An Introduction Robert Stam / 陈儒修 郭幼龙译
    K2100《电影I:运动-影像》 Gilles Deleuze 着 / 黄建宏 译
    K2101《电影II:时间-影像-电影馆》101 Gilles Deleuze 著 / 黄建宏 译
    K2102《认识电影》(第十版) Understanding Movies L. D. Giannetti / 焦雄屏等译
    电影馆别册:
    
    K2901《海上繁华录——海上繁华录:《海上花》的影像美感:黄文英.曹智伟着
    K2902《动画技巧百科》 The Encyclopedia of Animation Techniques Richard Taylor 著 / 乔慰萱.林泰州 译
    K2903《电影指南》(上):警匪.恐怖.歌舞.爱情 廖金凤编著
    K2904《电影指南》(下):动作冒险、喜剧、科幻、战争历史 廖金凤编著
    K2905《蔡明亮》 Tsai-Liang Jean-Pierre Rehm著/ 陈素丽等 译

我只看过其中的《魔灯:伯格曼自传》,《导演功课》,觉得很不错,就在昨天考完试后去图书馆借了《光影大师》,《一个导演的故事》
另外还有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也是非常非常好的书
发表于 2009-2-3 15: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学文学的朋友看了一个学期的《诗经》,然后考了个英语不及格。。。。无语死。。。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22: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陈文靖于2009-02-03 15:34发表的:
我有个学文学的朋友看了一个学期的《诗经》,然后考了个英语不及格。。。。无语死。。。

这人果然很专业,并且很专心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22: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熬了通宵看完《山南水北》,韩少功的近作,先上资料,评论写好改天发。寒假在家没看太多书,看得零碎,很少看完的。
今天四肢无力,差不多又在在沙发上躺了一天。所以没事儿别熬夜~~~~~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22: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 · · · · · ·
  那些平时看起来巨大无比的幸福或痛苦,记忆或者忘却,功业或者遗憾,一旦进入经度或纬度的坐标,一旦置于高空俯瞰的目光之下,就会在寂静的山河之间毫无踪迹,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也永远不会发生。

作者简介 · · · · · ·
  韩少功,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汉族,现居海南。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汩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后任湖南省《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1985年进修于武汉大学英文系,随后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8年迁调海南省,历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等职。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主席团委员(1997,2001),中国文联全委委员(2001)。

山南水北

山南水北
 楼主| 发表于 2009-2-8 23: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村边看风景

韩少功,在离开农村三十年后,在功成名就之年,携妻回到了当年插队的汨罗。置几块地,购几片瓦,有模有样的小楼小院落,葱郁的瓜果菜蔬,一身农民般朴素的韩公韩婆。几年的乡村生活,成就了一本乡村生活笔记——《山南水北》。
有人说它是一本纯美的散文集,充满了一股来自青山绿水间的质朴清香;有人说它是一部批判性的散文,里面记录的一个个关于农民的可鄙可笑又可悲的传说,无不带有揭露评判的色彩;还有人说它是一部小说,一部长篇的纪实小说。他的笔并不局限在自家的小院子里,每一篇都在讲八溪峒的人和事,而每个故事每个人物都有延续性。正如他曾经的《马桥词典》,亦如《暗示》。于是,有人把它叫做跨文体小说。
南方乡间的山水在韩少功的笔下妖娆多姿,如诗如画。他说来到乡间就像一下子扑进了画框里。然而,风景固然迷人,但是更吸引我的是那一群可爱可敬有时候又很可笑的朴实的农民。常来家里坐坐的邻居贤爹与庆爹,船老板李有根,爱谈国家大事天下大事的意见领袖绪非爹,村长莫求,用青龙偃月刀法剃头的何爹,有些说不清的神通的笑大爷和他那让人哭笑不得爹的,空山顶上的私奔男女,乡村点炮手华子,挖土机师傅老应……一个个人物,在作者看似不经意的笔墨中,活灵活现地走出来,让人看到了一幅当代农民的群像。他们的性格中,有农民的勤劳朴实,也有农民的狡黠算计。他们的生活中,有农村纯朴的世故人情,也有看似不合法却合乎情理的灵动。能把农民的性格以及农村的状况写得如此的实在,这样的作家现在很少有了。韩少功混迹于这群农民中间,像他们一样辛苦的劳作,差不多成了个“韩爹”了。
韩爹在乡下盖了一所简单的房子,种地,喂鸡,和山民们聊天,跟着村长到处走拜访村民,参与到村子里的大小决策中,像一个真正的村里人那样。他几乎全部融入了山民的生活。但事实上,他不可能成为一个正真的农民。农民有自身的思想特点和局限,农村象征着一种传统,封建、宗族、香火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不是住在农村就可以称作农民的,农民自有他的无知和无奈,还有他自身的传统、信仰和法则。
在农村,韩爹感受到了劳作的艰辛,这种艰辛比在健身房里出汗更健康更有意义,但却无法体会到农人的无奈和悲哀,山民的健壮黝黑是因为拼命劳作填饱肚子养家糊口。土地对于韩爹来说,是自己通过合法手段拥有的私人财产,但对于一个农民来说,自家的田地是祖宗血脉的流传,是生命、精神的维系。一块钱一摇、各种抗税理由,山民似乎是既淳朴又狭隘,其实他们都有共同的心灵准则:实在。而这些,韩爹或许觉得新鲜有趣,但绝不会效仿。
从来,写农民的人自己本身不是会农民,只有跳出了农民阶层的狭隘才能真正看清农民,而韩爹,也只是站在村边看了看风景。他看见村里的风光闲适而抒情,村里的人朴实而厚道。他看见村里房屋从木板房渐渐变成了红墙碧瓦的豪华仓库,人们身上穿着皱巴巴的西装和沾满泥土的皮鞋,卫星锅盖不停的向小小的山村传递着花花世界的信息。他发现山里女人的头发越来越洋气,年轻人却越来越少。他发现,山里人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高的楼那么多的人,渴望城市里文明发达的物质生活,但城里人却身心疲惫,总羡慕到乡间的宁静和闲适。彼此相互的瞭望,让很多人,背离了乡村到了城市,又再次背离城市回归故乡。而这种回归却也只是城里人才享受得起的情调。怀旧是需要付出昂贵的成本的,大多数的人,只能站在价格线以外,遥望着昂贵的母亲。
韩爹的返乡是归而不隐,他一边和这些可爱的农民打交道,一边将这些农民身上的故事将给别人听。他盼望着农村的落后和愚昧能有新的变化,也在小心翼翼的守护着人类的原本的纯朴与真诚。
韩爹是个很有心的人,在林间、田野上、村边,一段段温暖幽默的文字俯拾即是,或人,或事,无不充满温情。他没有鲁迅那样的深刻批判,也没有赵树理那样的热情歌颂,他只是用剩余的生命默默的守望,默默的关注着农民,还有这个曾经哺育过他的家乡。
发表于 2009-2-9 12: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碰触农民,什么时候有勇气了才能窥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10 10:40 , Processed in 0.18069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