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草木不伤

韩德强: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6 18: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 其实这里面最大的错误就是,中西医这两个名词

世界上有一个学科叫医学,但没有一个学科叫西医学,同样的,也就没有中医学一说了,中西医的对立说实话只是一个外行人的说法,其实具体到医学,只有诊疗方法和医理问题,五千年以来中国人积累了一套诊疗方法,就好像西方的顺势疗法,自然疗法一样,只不过是古代诊疗方法的一种,它们并不能和医学这种科学对抗,也没有必要对抗,因为医学面对的是生命,搞不清楚的东西就不能用,这叫做人命关天

至于说我的比喻没有意义,在同样有两套东西的时候选了一套,而且在对应的比较中临床证明了一个更有效,这还不说明问题吗,中国的外科是不行的,因为它的诊疗理论没有办法解决器质性病症,这只要有医学常识都知道了,去读一下医学古籍就知道,中国有骨科治疗,但是并没有系统的物理治疗方法,所以今天你骨折了首先找的一定不能是跌打医生,因为这样除了问题连医疗事故都不能算

至于科学化,呵呵是要花很多钱,但是说实话我安心,连机理都不清楚的同时拿来给人治病这是对人的最大侮辱,充足的资料虽然中国人看起来很无聊(中国人基本没有实证的习惯,这说的不是哲学,而是生活习惯),但科学保证了我们相对的安全,如果因此医生变笨了,那大概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了,至于看一遍书就能明白,那恰恰是医学及千年以来最大的进步,我们至少知道怎么能救我们自己了,虽然只是在一部分时候,而不是靠运气

另外,我并不轻视哲学,但是懂哲学的人都知道哲学是自成体系的(自洽),它研究的是自己的一套问题,把哲学混同于具体科学,那只能是一个笑话

能力有限不是问题,我们是否清楚地知道他的能力在哪里才是问题,因为医学的问题,是救治我们的身体,这就决定再谨慎也是绝对必要的

生命,不是可以拿来讨论的
发表于 2006-10-16 1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ps:
    医学要发扬的不是文化精髓,医学是救人的,要的是临床效果,谈文化以前,请先弄明白文化是什么东西。中医也好,藏医也好(其实比中医更发达),都是现代医学的宝库,只要里面的东西拿出来经过医理药理病理的研究,经过临床验证,能够变成适用的诊疗手段,那就是对生命巨大贡献,但是这些东西适用在人身上的,你不经过这些步骤,你不觉得在草菅人命吗

   有一个东西叫做现代医学,但是没有一个东西叫做西医,知道这一点就够了

   如今喜欢扯文化的人太多了,好像这个东西是个尚方宝剑,哪里都拿来耍一下,呵呵,文化如此,我的马林诺夫斯基师爷爷大概睡不安生了
发表于 2006-10-16 19: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乔乔粗浅的认为:
首先,适当的争论,是一种进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的振兴。
其次,上面有人说了非西医疗法治愈Cancer&AIDS,事实的存在是不容反驳的,至于没有证据之言,不过就是科学并未进步到可以来证实它的那一步而已。
然后,我认为中医存在绝对有胜出于西医的优势,当然可能现在看来,西医的优势更多,但不能全盘来否认中医,未免有些形而上学。中医为何会有大部分的机理不清楚,原因很简单,科技方面,西方占绝对优势,经济效益,西医绝对不容质疑,而且要在世界医学界取得地位,几乎所有医学家都致力于西医学的研究,再加上舆论导向,自然所有患者首先去找西医,这不过就是思维定势的形成。
再说过去,西医未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医的确是唯一的途径,但不得不承认,那时的病种没有这么多,病毒细菌的侵袭力也没有如今强,所以有些还是中医可以解决的。正确来看呢,西医确实在大多数领域胜于中医,而且我也支持当用西医疗法的绝对不要用中医来拖延。但中医也有它的优势项目,至于机理的研究,我认为是没有什么人愿意致力其中而已,所以导致了恶性的滞后,不知道机理,不能说是没有机理,这未免太好笑了点。
还有,湘雅的那位教授,也有吵作的嫌疑,怀疑他本身一下。
发表于 2006-10-16 19: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诺贝尔医学奖,没有诺贝尔西医奖,其实单单的列出西医,本身就是国人的自卑

我希望有一天一个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获奖是因为以中医诊疗为材料的现代理论,解决艾滋病,当然,不是某某神医那个血气论就来唬人那种
发表于 2006-10-16 19: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自卑应该更多的化为前进的动力吧
或者滞后才能看到更多的差距
或者思考才让我们更懂得生活和成长
虽说有点自我安慰之嫌

唬人自然不对,那是草菅人命
同样的希望着楼上的希望
说中国是个大的世界工厂,不为过,也很无奈
发表于 2006-10-16 23: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高丽棒子去把源于中医的韩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申报吧,我们不争.
我们坚决认为中医是科技成果,不是"文化""遗产".
[s:38]
发表于 2006-10-17 01: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有一个学科叫医学,但没有一个学科叫西医学,同样的,也就没有中医学一说了,中西医的对立说实话只是一个外行人的说法
》》》你活在哪个“世界”?或者,你把你所生活的那个“世界”称作世界?

其实具体到医学,只有诊疗方法和医理问题
》》》具体到语言学,只有语法、词汇和发音,所以不存在语言之间的对立

五千年以来中国人积累了一套诊疗方法,就好像西方的顺势疗法,自然疗法一样,只不过是古代诊疗方法的一种
》》》你以为五千年来的中国人都和你一样愚昧、缺乏想象力

它们并不能和医学这种科学对抗,也没有必要对抗
》》》我关心你为什么会理解成什么东西要和什么东西“对抗”??

因为医学面对的是生命,搞不清楚的东西就不能用,这叫做人命关天
》》》你一点都不懂啊。各种手术方法是怎么发明的?

而且在对应的比较中临床证明了一个更有效,这还不说明问题吗
》》》一点都说明不了问题。中医更有效时你们就“还不说明问题”了。

中国的外科是不行的,因为它的诊疗理论没有办法解决器质性病症,这只要有医学常识都知道了,去读一下医学古籍就知道
》》》你真的读过医学古籍??器质性病症西医能够解决(指器官移植就当我没说过)?

中国有骨科治疗,但是并没有系统的物理治疗方法,所以今天你骨折了首先找的一定不能是跌打医生,因为这样除了问题连医疗事故都不能算
》》》你凭什么说没有“系统的物理治疗方法”?为什么西医治骨折的就不是跌打医生了?你以为绑块木头就能好的骨折世界上只有西医能够治??

至于科学化,呵呵是要花很多钱,但是说实话我安心,连机理都不清楚的同时拿来给人治病这是对人的最大侮辱
》》》神仙哪,非典那段时间得病的都应该丢在那里等死,免得侮辱他们。另外请问“机理”又要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清楚”?我得的病已经被定义了很久很久,有无数假说,但至今也没有被认可的“机理”——医院不一样治得很欢?

充足的资料虽然中国人看起来很无聊(中国人基本没有实证的习惯,这说的不是哲学,而是生活习惯)
》》》无知啊……

但科学保证了我们相对的安全,如果因此医生变笨了,那大概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了
》》》WTF!还“相对安全”,pwned!就冲你这句话,我真的希望你哪天生病全部碰到笨医生——靠,我太恶毒了。居然还说“没有比这更好”……我认识个人大病过一次,做完了全套检查——你大概不知道许多病人觉得与其做“检查”不如等死——医生宣布他病危,等死;然后他找到一个名医看病,对方只问了一下病情就确诊,开了药吃了两个月再也没有复发过。还认识个病人告诉医生自己肠子穿了小孔,所有病情都可以证明;医生却说一定要做肠镜看见了才能确诊——因为一定要有影像学证据才全面——要病人做对他有生命危险的检查,万一他没有死于这个检查,才能开始治病。

至于看一遍书就能明白,那恰恰是医学及千年以来最大的进步,我们至少知道怎么能救我们自己了,虽然只是在一部分时候,而不是靠运气
》》》我原话是反讽看不明白么?病人的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可医生只知道按教科书来治疗,以致于他们会怎么治我们病人都可以知道。

因为医学的问题,是救治我们的身体,这就决定再谨慎也是绝对必要的
》》》医生才不谨慎,只要觉得自己的判断对能治好病人就敢下手了,中医西医都一样。我宁愿相信对经验自信的老医生,不愿相信对书本知识自信的年轻医生。关键不是严谨不严谨,而是“责任”。用药也好手术也好,只要病人签了字就随便他们怎么诊。不签字人死了他们也不肯治。我要倒过来说,因为医生要救人命,关键时刻再冒险也是绝对必要的。

中医也好,藏医也好(其实比中医更发达),都是现代医学的宝库
》》》也可以把汉语当作英语的“宝库”啊,将汉语拼音化以后再废止掉。怎么鼓捣了这么多年还没办到?

有一个东西叫做现代医学,但是没有一个东西叫做西医,知道这一点就够了
》》》有个东西叫“中医”,我想请问为什么还没有“现代中医”哪?有个东西叫“汉语”,我想请问为什么有了“现代汉语”哪?我们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如果把我们当作医生,那你现在还没有对中医做抢救的努力,就宣布了它的死亡。这是宣布中医的死亡,还是宣布你的无能?

我希望有一天一个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获奖是因为以中医诊疗为材料的现代理论,解决艾滋病,当然,不是某某神医那个血气论就来唬人那种
》》》“唬人”?你这个词诋毁了几千年来病人的智慧,诋毁了几千年来医生的智慧,还诋毁了他们的道德。



用西医疗法的绝对不要用中医来拖延
》》》怎么用西医就是治疗,用中医就是拖延了?西医治的是“病”么?知不知道服用退烧药可以让感冒时间延长好几天?我曾经病床边上就有个老人本来早就可以断气,还一个星期里被抢救了三次才“准”他死,花了好几万。这是“治疗”还是拖延?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11: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发言确实更中肯。
发表于 2006-10-17 11: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真有人有空得要命
其实我的观点很简单,医学是救人的,不要拿来做“文化”的大旗,很多人喜欢这么搞,好像当年某位拿芒硝治百病的神医一样,大概是因为很过瘾吧。但是医学是临床的学科,有效不有效要经过严谨的科学实证过程(不承认或不懂就当我没说),而不是经验

你可以赌命,可以吃还没有弄明白机理的东西,万一好了祝贺你,但是这不是诊疗,诊疗不是对一个病例负责的,它要对以后所有可能用到这种手段的人负责,所以弄清楚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要比炸咋呼呼更重要,正是因为病人的病千变万化,才需要绝对谨慎的科学分析,明确的指导诊疗的风险,而不是凭感觉,因为你对待的是生命

那医学和语言的差异作比较,只能说明你在这两方面一样无知,难道中国的天文算历和西方天文学,中国的格物致知和西方的物理化学冲突吗,作这样的比较,连文化和科学,具体研究对象和系统科学的差别都不知道,很愚蠢(另外说一句,现代汉语不是一个学科,是一个描述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古代汉语也一样,在发议论之前,把基本的概念搞清楚会比较有面子)

你说了很多经验,其实事情很简单,协和医院数据库有他们一百多年以来的病例(要收费可惜,不过湘雅有数据接口似乎),查对下各种疗法的死亡率就知道了,至于你要再说几千年的病例都没法查对,那我就没办法了

对科学来说,弄清自己不能做什么通常比弄清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特别是医学,因为它面对的是生命

如果几千年以来的东西是错的,至少是不明了的,那把它们弄清楚,我认为不是诋毁,而是最大的尊重,文化是拿来弄清楚的,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拜的,这不是尊重,而是最大的侮辱
发表于 2006-10-17 11: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俄还有,现代医学19 世纪才正式确立,它大量吸收了西方古代医学的东西,继承了基本的框架,但是它是一个全新的体系,通过现代科学重新建立了诊疗体系,与现代物理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化学,现代心理学建立了非常精密的关系。西方以前也有放血疗法,顺势疗法之类比较荒谬的东西,它的草本治疗内容一点也不比中国的少,但是请注意,那是历史产物,就好像中医和藏医印度古代医学中的那些东西一样,历史和现实并不冲突,但是就好像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并不等于现代物理,奥古斯丁的神学心理学并不等于现代心理学,你要把历史上的一些知识和现代学科弄混了,那就只能说明你很无知

科学是从西方出发的,但是它属于全世界
发表于 2006-10-17 16: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中医药局:取消中医是对科学的肆意否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12:08 新华网

  近来有人发起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的网络签名活动,作为中医药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此事持何态度,有何看法?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取消中医”网络签名活动引发了社会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此有何评论?
  
庐师山庄奢华呈现  大西洋新城·精装
城市生活新主张  城市生活新主张
  

  发言人: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在10月10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已经对此予以驳斥,明确指出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非常赞同卫生部发言人宣示的立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仍与西医药共同承担着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任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起这种网络签名活动,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中医药历史功勋、现实作用和科学内涵的肆意否定和抹煞。中医药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验证,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信赖。实践和历史也将证明,这次签名活动和历史上否定中医药的事件一样,只是一场不得人心的闹剧。

  在这里,我还想顺便说一下,社会上有人打着中医旗号坑蒙拐骗,个别企业在中药中添加西药,这是不法分子利用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喜爱和信赖所干的违规违法行为,与中医中药本身无关,也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所深恶痛绝的。

  记者: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发言人: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了保障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2003年还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医医疗机构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重大疾病以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法制化与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目前我国拥有各级各类中医医院3009所(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床位数达31万张,90%的综合性医院设有中医科,70%的县设有中医医院,全国中医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达49万人,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形成。2005年,全国中医医院门诊急诊量达2.34亿人次。在城市社区,有8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据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药处方费用平均值仅为西药处方的76%,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率逐步上升。在农村,75%以上乡镇卫生院设立了中医科,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生人数比5年前提高了22.4%。

  在2003年非典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内地非典确诊病例中中医药参与治疗的占 58.3%,取得了明显疗效,显示了中医药抗击重大疫病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中医药治疗非典是安全的,具有潜在的效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制订了非典中医药治疗方案,推广到数十个国家,内地中医药专家也应邀赴香港指导用中医药防治非典工作。从2003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在11个省(区、市)运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截至2005年6月,接受中医药治疗病例总数达27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次设立了中医理论基础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这些研究涉及继承、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解决中医药有效性、安全性的评价关键技术难题,开展道地药材良种选育、濒危药材繁育和中医药标准体系研究,极大促进了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十五”期间,18项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4个省建立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可以说,中医药事业作为我国卫生事业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保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者:作为国际上公认的最完整的传统医药体系,中医药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影响越来越大,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发言人:近些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从最初的民间合作提升到政府间的合作,截至目前,我国已与70多个国家签订了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另外还签订了20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与42个国家和地区及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274项中医药合作项目。在中外政府间合作协议框架指导下,国内外高等院校和医疗、科研、生产机构间的合作也不断增多。

  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卫组织(WHO)在传统医药方面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WHO在亚洲设立的15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有13个与中医药有关,其中7个设在中国。2003年WHO在《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中主要采纳了我国政府的建议,明确指出我国针灸、中药等传统医药正在全球获得广泛重视,在人类保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是国际中医药教育快速发展。多年来,来华接受中医药教育和培训的留学生人数一直居自然科学类来华留学人数的首位。日本、韩国、英国、比利时、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建立了正规中医药高等教育。

  总的来讲,中医药国际市场日益广阔。到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中医医疗(针灸)机构达5万多所,针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名,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中医药保健治疗。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出口的主要产品,出口总额呈不断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8.2亿美元。

  记者:中医药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一五”期间如何解决,有何安排?

  发言人: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服务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高,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网络初步形成,队伍素质得到提高;中医药科学研究继承与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现代化进程和学术进步加快,中药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中医药立法,初步建立中医药标准体系;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更加显著,国际传播更加广泛,在人类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重点任务:一是提高和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卫事件能力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治;三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四是提升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五是提高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七是推进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建设;八是促进中医药国际及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九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十是大力推进中医药
信息化。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一定会逐步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维护人类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
发表于 2006-10-17 18: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国家中医药局这句话最中肯,没听说过文化能治病的 [s:38]


国家中医药局:取消中医是对科学的肆意否定
=====================
取消中医,中医药局的淫就下岗鸟 [s: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19 17:30 , Processed in 0.19753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