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宏毅

中国第一子——箕子,你有何话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3 20: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儒是司礼者的看法是胡适先生提出的,在胡适文存里有,但我看了这套书有快七八年了记得不是很清楚,麻烦哪位查一下做个核实
发表于 2006-3-23 21: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关于教是教化还是宗教,教化说虽然很流行,但是我觉得这个很难说,如果是这样,那佛教,特别是原始佛教是不是一种宗教呢,不要忘了,在上座大众分离之前,佛教既没有偶像也没有神系,完全是一个修行的宗派,是有名的无神教
 楼主| 发表于 2006-3-24 21: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s:1]
发表于 2006-3-25 19: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大人文系~~~~~~~呵呵是不是各位的前辈阿,虽然基本没有听说过,但是似乎这里的人很看重,抱歉,我没有什么华丽的履历,学中文出身,学无所成改学人类学,看过的人文书籍也只是一些很基本的入门书,人文学科的新手,胡说之处还请见谅,还有,我还蛮年轻的

呃,多罗嗦一句,枕戈先生所说的没有职业哲学家不妨碍中国人的智慧是没有错,但哲理或思想和哲学是两回事,没有学科范式的话,也就很难说有系统的学术发展了,这个是需要搞清楚的,我记得英国的詹姆士曾经说过,哲学家与隔壁的农民都可以发现宇宙的终极真理,但是却只有哲学家发现的才叫哲学,因为前者可以成为人类知识的一部分,后者却只属于发现者本人
真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3-25 21: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枕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3-25 22: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3-26 19: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得很好,看来是认真看过一些书的
不过还是误解了我的话,哲学不是专属于西方的,但却是由西方确立的,现代哲学和所谓后现代哲学所作的并不是推翻整个哲学,而是一种修正,如果认真读德里达,你会发现他所讨论的问题和古典哲学的问题是有差异的,其实哲学和数学一样,不是凭空,而是在解答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建立的,这种学科得以前进就是在提供一个又一个具有广泛解释力的答案的过程之中,单纯指出现代哲学与后现代的批判意义而脱离具体问题域的话,很难说能够得出一个很好的结论,所以楼主所说“思的任务”是语言转向,平面化等一系列新的解释努力之下产生的,在这一点上,单纯的类比可能意义不是很大,请注意,在学术领域,类比是一种需要十分谨慎的思考方式
这和文化没有关系,也有关系,这就说到我的专业了,文化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是一种需求的集合,所以也就是一种对问题的解决,这大概也就是楼上说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12: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尚书洪范中所体现得天人感应思想
   所谓天人感应亦即:人的行为会受到上天的鉴定和评价,凡人的善行与恶行都会受到上天的奖惩,尤其在君主方面这种天人感应的观念更为明显,中国古代的帝王在汉代的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之后,就变成了天地之子,其命在天:其统治清明则天降福瑞,其政治混乱则上天会给与警告,下放灾异。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后一方面的对君主的作为产生制约的作用则是作用甚微的。
发表于 2006-4-9 13: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次想回这个贴,都感觉悲哀。 有一次泪水充满了眼睛,没有流出。

我是如此的悲哀,我无法面对这个问题,无力。我悲哀得无话可说。

今天,我是比昨天更冷酷了。

我挑我能说的说吧。可能跑题了,还请谅!

儒家的思想从人类个体无法生存,必须有社会性开始,这种思想就开始沉淀了。在三皇五帝的社会制度与吏治上,与国家观念中。那种天人合一,效法天地,敬仰鬼神,择善而从,选公而定,费私为公的思想就慢慢成型。在这些思想下,伸出了礼乐,法规。人的社会的有序与高下,都是从天地的精神而演化而来的。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的主要矛盾不在是人类群体与自然的矛盾了而进入了一个人类不在为整体生存而忧虑了,而是群体中等级的分化,形成了阶级矛盾。

这时时代变了,孔子把这些上古的思想。把矛盾变化前的文明成果整理出来。这就是儒家,在人类群体与自然斗争的矛盾中形成的,与公为主,天人合一,效法天地等思想中的文化成果。

儒教是什么,是阶级的对立形成的家天下,要求社会大众曲从在家天下的个别群体利益下,皇权下的扭曲草根人性的一种统治工具。 中心思想是家天下为内核的国家利益,皇权利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因为这内核是少数人的阶级利益。

人类走过了,群体合力合德为大众求福求利的时代。一些上古的文明成果必须变其内核,否则只能在历史的尘烟中去哭泣。

什么是儒?什么是儒教?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明朝为什么要宏扬儒教? 近代的费儒倒孔运动?

这不是简单得狠吗。都是家天下的历史车轮的辙痕。

孔圣就是在这交替的历史舞台上,为我们保存了这笔上古的精神财富。让我们能在历史的喧嚣,与人类贪炽的魔爪下,吹沙见珠。

三千年了,历史似佛又开始了模糊。

也许三千年了泪冲刷开了厚厚的历史尘烟了,一丝光亮夺人心目。
枕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9 15: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4-10 09: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的社会观,历史观,人才观。。。儒家的从内到外,从自身的修炼,再外延的发扬影响社会。

儒家的德主要是体现在政治上的。是效法天地而有所为的一种政治思想。儒家思想的精魂就是应天地而为人世。德,礼乐,仁,南面,先进,公天下。。。等思想都是效法天地而有德有序于人间。儒家的治世梦想,儒家的乌托邦就是“和和”也就是太平盛世。而这太平盛世的内核就是法天地而万物有序,为上者如天养而不害;为政者如风云,应天随时,风化滋润万物;为下者如地,厚载无言,柔随以承。

而民与吏与上者,有一不归位,则失微错千。而民性如水,每失位时伤在百姓。故“亡,百姓苦。兴,百姓苦。”为何?

儒家求“和和”。而为上者只求上适,而为吏者只求自乐,而百姓求自足而不受束。各求其安,桃源百姓,自足无政,所谓的小农经济的自我满足却也是中国老百姓的梦。而儒者为政怀其三者而调和。用礼为器,不是单薄了点吗?

中国文人外儒内道,实则不冲突的。内核都是效法天地自然之道。

但昔为上者,内核是“家天人”的皇权至上,中是“官僚阶层”的阶级利益。下是“草根阶层”生存迫力。他们对儒的要求不一,为上者不过是用儒来加强统治,稳定皇权,安定社会。官僚则是要求儒家在奴膝皇权下求得自保的同时为这个阶层求利,媚上奴下。而老百姓希望儒家能卫贫养孤,安生得全。所谓“和和”一碗水如何平?

始皇“焚书坑儒”后,明白人都知,儒者要随应皇权才能生存;清官贫死,明白人都知,儒者要维护阶级利益才能升官发财,上让皇家喜欢,中能得到同仁爱护。自已得利,不是很好的事。

老百姓么,是食物链的底层。不怕累,不怕苦,不怕穷,只是要求吃饱了,一家人能快乐的晒太阳就行了。这样的要求三千年岁月,有几时呢?儒者能给么?

2006年元月一日,苍天开眼。历史牢牢的跨出了中华历史最伟大的一步。农业免税。

农夫们吃饱了,晒太阳而且没有人打扰的好日子来了。历史尘烟中的无数冤魂苦鬼在这天大哭不止后,不再无依的在岁月的长河中飘荡了,他们愿意投胎不为饿鬼了。

悲乎,喜极而泣,清酒一杯,为尔等送行。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18: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呆呆瓜兄
  我为你的精神而折服,说实话,你的回帖已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我已说不出话来了
  不过我还是坚持我以前的立场,君子还是可以和而不同的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1 20:47 , Processed in 0.06286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