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3|回复: 1

历史性胡扯之嵇康打铁的三个原因(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 10: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嵇康喜欢打铁,史载其“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环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这其实也是常事,谁不会在生活中养成各种奇怪习惯呢?但近来某些言必称希腊者(或欲有所为者)论及此事,开口就是大而无当的什么“力与美之平衡”,虽嵇康亦未闻此论也。故马某特依据正常的古代人思维,考证一下嵇康打铁的诸方面原因,是谓历史性的胡扯。
  
  个人认为嵇康打铁有以下原因:
  1。发扬愤青传统
  2。代表先进生产力
  3。代表了古代文理科合一的纯朴作风
  
  1。发扬愤青传统
  《礼》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我们先来格一下铁这种东西,铁是古代人们所知最坚硬,最无法改造的物质之一,一种物质要为人类所利用,它必须有脆弱的一面。石头可以砸碎磨平才有石器文化,木头可以砍斫锯削才有梁栋柱檩,但铁呢?古代人无法找到比铁坚硬的东西来对它进行加工,即使你有冰川寒铁之精,不能加工也只是顽石一块。
  幸而人类发明了火这种东西,在1100度的高温下,不可一世的铁变得柔软如蜡,终于回归到人类正常可改造可认知的范围了。嵇康打铁,一者随着挟块垒郁怒而锤下,感觉到铸铁晶体间沙沙的滑动,以及铸铁硬度的变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某些看似不可撼动的东西终有可改变的一天。二者这代表了一种方法论:x不可知,x通过函数F(x)的作用转化成A,A可知,故x也可知,嵇康好庄子,而庄子喜欢谈八极荒古之不可知,嵇康肯定愿意找到一种途径以了解不可知。
  
  2。代表先进生产力
  据专家考证,嵇康炼铁所用的工具、引水鼓排的技术都很专业,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山阳又多煤,大可以物尽其用。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柄制作精巧的铁杖,据说就是嵇康的作品。
  
  在嵇康生活过的地方,有一种名牌镰刀就叫嵇康镰,不卷刃,不掉豁,经久耐用,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关于它有段传说是这样的:嵇康善锻,收了一个名叫李二的小徒弟打下锤。学徒期满,李二要走。临别嵇康赠他钢印一颗。李二回到家里,老婆一见就撅起了嘴:“你给他干了这么久,就赚回一个小钉子管什么用!”李二也无话可说。不料等李二自己立户开炉以后,凡在镰刀上冲上嵇康钢印的货,就卖得特别快,销路好得了不得,人称嵇康镰,一时名声大震。
  
  3。代表了古代文理科合一的纯朴作风
  众所周知,古代炼丹士多是化学家。与今天的化学家两眼无神缺少风度不同的是,炼丹师多半仙风道骨,萧散超然。例如道教茅山的祖师陶弘景,就曾有诗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他也将自己的化学知识用于现实,创制了铸造宝刀的灌钢法以及继承了铸造青铜剑的《九元子术》。他也对兵法地理多有著述,有《古今州郡记》三卷,《西域图》一卷。
  
  打铁对嵇康也当有同样的意义,试想灿然生光的宝刀宝剑在手中成型,那是何等的快事!可以快意恩仇,斩破无物之阵的利刃,怎不使人心向往之?为炼铁寻找矿石也是野逸的事情,嵇康与王烈同游太行山中,忽闻山东崩圮,殷殷如雷声。烈不知何等,往视之,乃见山破石裂数百丈,两畔皆是青石,石中有一穴口,经阔尺许,中有青泥流出如髓。烈取泥试丸之,须臾成石,如投热蜡之状,随手坚凝。气如粳米饭,嚼之亦然。烈合数丸如桃大,用携少许归,乃与叔夜曰:“吾得异物。”叔夜甚喜,萨视之,已成青石,击之如铜声。按神仙经云,神山五百年辄开,其中石髓出,得而服之,寿与天相毕。烈前得者必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1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回复:
觉得也没什么更多的原因,不过就是混口饭吃罢了,大厦倾覆,有些力气的,有些技术的,打打铁,种种地;没气力的,没手艺的,要么采薇,或者饿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19 17:10 , Processed in 0.07529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