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1|回复: 0

BILLWANG上的一段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5 19: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以这样说,设计作品实际上提供的是使观众发生审美活动的程序,由
此造成双方类似的情感运动。
这种体验不仅仅是视觉感受,还包括在使用过程中的所有感受过程。
好的创新的设计作品启动了使用者新的(陌生)审美体
验过程,并持续一定的时间段。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有些东西你
会喜欢很长时间,即使换掉了也不舍得丢掉。
而抄袭模仿的设计,人们很快就会觉得在那见过、似曾相识,还没有启
动审美体验,就厌倦了。人毕竟是喜新厌旧的嘛!

做设计一定要好好思考metaphora这个词,来自希腊语
metaphora,其字源meta意思是“超越”,而pherein的意思则是“传送”。
我觉得把它翻成“陌生化”更贴切:
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
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
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被人们创
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全非的独特方式\",使人们即使面对熟视无睹
的事物也能够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非
同一般。

什克洛夫斯基曾说:"……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之存在,正是为了
唤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
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
所认知的那样……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

陌生化的意义正在于瓦解艺术形式和语言方式运作上的自动化和心
理上的惯性化,从而重新构造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把一种奇异的与
实际生活完全不同的现实展现给我们。

但是,对于“陌生化”要有个度的把握,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过于
熟识或完全陌生的事物都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兴趣,因为过于熟
识可能视而不见,而完全陌生又会产生心理拒斥。
就像文学作品中所刻画的典型人物多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样,要使人
们的审美过程体验到“似曾相识又让人觉得新奇、神秘”——适度陌生化。
关键就在它与人的感受方式相关联。

基本的原则:更新人们对熟知事物的陈旧感觉,由\"陌生化\"激发人
们对事物的认识的矛盾,在对矛盾本身的推测或者推理过程中,使
设计信息高质量地传播。
其实就是将事物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重构事物的领域,扩
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给受众带来新鲜和深刻的印象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好其实不容易,需要慢慢地领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5-29 07:50 , Processed in 0.10326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