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9|回复: 0

厦大教授易中天:大众情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30 12: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中天:我的初衷是想做亲民学者,不小心弄成“大众情人”了。


易中天:我就是你的一个邻居,一个亲戚,一个朋友,一个熟人。


易中天:我满嘴跑火车?




易中天在演播现场脱鞋跪坐示

  范古代“避席”礼仪。大概谁也不会想到,易中天会靠在央视“品三国”而红得发紫。在被“易迷”们狂热追捧的同时,他也受到学界和传媒的指责。“反易”人士最主要的质疑是:历史应该如何被讲述?易中天名利双收对于在书斋中埋头研究学问的学者是否不公平?日前,央视体育部名嘴张斌就上述问题对易中天进行了现场“拷问”。

  拷问关键词·尊严

  问题:脱鞋示范,斯文扫地?

  回应:斯文扫地倒没有,用木偶或动画示范也可把这个事情说清楚。

  背景:在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时,易中天讲到“灌夫因避席的原因在丞相田虫分的婚宴上闹酒”。那么,“避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让观众理解得更透彻,易中天特意拿了张席子铺在讲台上,然后脱下鞋子示范汉朝“避席”的礼仪动作。对此,一些学者和他的朋友认为他这样亲自示范有失学者身份。另外,对易中天大量引用现代词汇的“文评书”式的讲座方法,一些人则评论为“误人子弟”和“满嘴跑火车”。示范“避席”引起争议

  张斌:在《汉代风云人物》讲到窦婴的时候,当时您上来第一课就开始给大家做了一个避席的示范,只有在首播中才能看到,重播后来就没有了。我看到这一幕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就是我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老师,而且我也了解到,这个播出之后,在重播的时候,您一再坚持要把这个镜头拿下,您受到谁的影响了?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拿下?

  易中天:当时我们考虑是技术问题,实际上应该用一个木偶人,或者是用动画来示范,同样可以把这个事情说清楚,或者让一个演员来做。主讲人做是不是合适?有争议,我现在的态度就是但凡有争议的问题,先搁置起来,今后有充裕时间的时候慢慢讲,把它说清楚了。讲座被指“误人子弟”

  易中天:说“误人子弟”是有的,还有“信口开河”啊、“胡说八道”啊、“满嘴跑火车”啊。

  张斌:一般是来自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还是来自您的同事?同道?同行?

  易中天:什么人都有,比如说有一位老先生,好像是研究科学技术的,他还给我画了一张气象图,以证明诸葛亮借东风是很科学的。这个我就没办法解释,因为诸葛亮借东风是子虚乌有的,史无记载的,它不是一个事实,你画多少图也不能说明问题啊。当然,很多热心的观众指出了节目当中比如口误或者是看走眼了,念错了字,说错了出处,这类情况我能够改的马上就改。还有一些意见我不一定接受,但是我觉得他们也有他们的角度,能够兼顾的兼顾一下。至于学术观点不同,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拷问关键词·成名

  问题:如此成名,没有公道?

  回应:这个结果不是我策划出来的,有些学者可能就希望在家里面埋头治学,过一种安安静静的书斋生活。

  背景:易中天成名后,其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汉代风云人物》讲座2月结集出版,首印即达15万册。易中天的《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帝国的惆怅》等著作更是不断被再版。这时有媒体在采访易中天时提出了“你现在这样大红大紫,大赚其钱,对于在书斋中默默做学问的其他历史学者是否是一种不公平”的问题。一集节目“备课”五天

  张斌:您是1947年出生的,应该年近花甲了,这个年龄成名有什么感受?

  易中天:成名不是本来目的。张斌:讲《汉代风云人物》您觉得游刃有余吗?

  易中天:没有哪个节目是游刃有余的,只能是呕心沥血。

  张斌:您为了一集《汉代风云人物》,大概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易中天:一集大概需要5天的准备时间。我每一集是把全文写出来的。“这样问我很不公平”

  张斌:在我来看,坚守传统历史研究方法的人可能没获得您得到的这些,你觉得在目前是不是庆幸自己赶上一个很特殊的历史背景?

  易中天:我想反问一句,你这样问我公平吗?第一,这个结果不是我策划出来的,我只不过做了我想做,我认为应该做,大家又表示承认的这么一件事情,剩下的那些收获是意料之外的,不是我的初衷。第二,我说你们有没有问过那些学者?他们感到了不公平吗?他可能不愿意过这种生活,不存在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易中天·解密

  真名实姓走江湖

  高中毕业进新疆兵团农场

  易中天:我1965年高中毕业以后,响应党的号召,奔赴边疆,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紧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然后整个生活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那个被诗意描述的地方,我明白了生活不是诗。怕参加高考直接考上研究生

  张斌:那从什么时候开始,您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了?

  易中天:1977年恢复高考,很多人建议我去参加高考。

  张斌:那时候已经结婚了吗?

  易中天:结婚了。但是我觉得我不敢去考。

  张斌:为什么?

  易中天:因为我那个时候在一个中学当老师,教毕业班。

  张斌:您怕误人子弟?易中天:不是!我怕和我教的学生一起下考场,他考上了我没考上,那就没脸教书了。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考试,我说我考这个。

  张斌:考研究生,目标高。

  易中天:对啊,我一高中生我考研究生没考上,不丢人,考上了,算我赚了四年。结果我成功了。“易中天”名字是祖父给起的

  张斌:我先替我老婆问您一个问题,因为这是我身边最近的人,我说你有什么关心的,她问你的名字是真的吗?易中天是自降生到现在一直使用这个名字吗?还是在某一历史时刻,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用上经天纬地的名字了?

  易中天:这个名字是我祖父给我起的。

  张斌:那应该是从一降生。

  易中天:鄙人50多年行不改姓,坐不更名。就是真名实姓在江湖上行走。

  易中天·梦想

  最渴望讲《水浒》

  张斌:我看您的作品当中对《水浒》的研究也有。您有没有愿望讲《水浒》?

  易中天:我本来就是说要谈《水浒》的。《水浒》比说三国容易。

  张斌:容易在哪儿?

  易中天:第一,《水浒》只有一本书,而三国,《三国志》、《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后汉书》、《世说新语》、《资治通鉴》,还有有关三国问题那些争论的学术论文,你得看多少材料?第二,三国是历史,你说的跟人家理解的不一样,或者观点不同,就有人说你歪曲历史,帽子就扣过来了,《水浒》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想象的结果你可以想象,我也可以想象,你不能说歪曲文学。

  易中天·调侃

  “亲民”反成“情人”

  张斌:可能学者当中有在自己的书斋当中苦读、苦做、苦修,也有像您这样看来非常风光的学者。其实您自己更愿意选择的学者道路和类型是什么?

  易中天:我想可以用这四个字来表述,叫亲民学者,亲近民众的学者。我的初衷就是想做亲民学者,但是现在不知道怎么一不小心弄成“大众情人”了。

  马上评论

  公民社会需要亲民学者

  □王石川

  在一个崇尚平等的公民社会里,题中应有之义就是祛除等级观念,破除身份意识。一种活色生香的讲座备受观众激赏,却遭受同行斥责,表面上看是他们对易中天讲座理念的不认同,  实际上折射的仍是傲慢的学术习气,这种习气以维护学术身份为目的,高高在上,顽固僵化,不肯迎合大众,拒绝与大众为伍。

  其实,许多学者急不可耐地指责易中天有失身份,更多的隐喻在于,他们看到易中天大受民间礼赞,心理失衡。毋庸讳言,真正的学者恰恰能抛却身份意识,走出书斋,到民间去,与底层百姓同气相求,为平民大众鼓与呼;而有良知的学者从来不会制造等级意识,向公众灌输等级观念,强化臣仆意识,这样的学者无疑是伪学者伪精英。

  已经成为“大众情人”的易中天坦言,他更愿意做亲民学者。“亲民学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大家认为你就是自己的一个邻居,一个亲戚,一个朋友,一个熟人。他不觉得你和他之间有多么遥远的距离,也更不会觉得你是高高在上在那儿传道。应该就是一个普通人。”

  我认为,亲民学者才是可敬的学者,因为他不伪善不膨胀更不会死扛着身份不放。显然,在一个公民意识越来越蓬勃发展的社会里,公众是不会认为亲民学者有失身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0 20:02 , Processed in 0.08990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