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5|回复: 4

北京的满分高考作文,无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0 21: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媒体刊载满分作文:考生爱老舍、作文得满分

昨天,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结束。语文阅卷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高考主观题整体得分不错,最高的突破110分;高分作文数量和去年大致相当。

  “一般来说,57分以上的作文称为高分作文。”有关人士介绍说,今年高考作文的区分度体现得特别好,但今年高考作文出现的一个明显的缺憾是,相当数量的考生文笔不错,但立意平淡,对“北京的符号”这个题目挖掘不够,从符号写到符号,未深入探讨“符号”背后的深刻含义,结果得分比较低。那些熟悉北京,对北京符号有真情实感的考生,作文得分都比较高。比如《北京晚报》今天刊登的作文《老舍与北京》,就拿到了满分。

  北京的符号──老舍与北京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

  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无穷。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饮食──“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过了砂糖在锅里‘唰唰’地炒着,连锅下的茶烟都是香的”,“高粱红的河蟹,用竹篓装着,沿街高声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在酒楼里,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只有老北京才会有如此诱人的风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领略得如此动情传神!

  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新时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来源:北京晚报)
舒一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6-20 22: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6-21 13: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无知吗?
基本上看不到它的闪光点啊~~~~啊呀呀,我的近视又严重啦~~~~
发表于 2006-6-21 19: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那我们坛子里不知道该有多少个满分了~
发表于 2006-6-21 21: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钟校长,我的课程能不挂吗 [s: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1 01:45 , Processed in 0.06123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