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容雪村“老先生”来了,挟着他“诗人”的那一股味道来了,在学校大张旗鼓的时候,我无动于衷,我想:该不会又是一个“骂家”吧?看着那一堆可怜的人围着他要签名的时候,我口角不经意间露出了一点“鄙夷”,不就是一个“知名的作家”嘛,何苦像追明星一样“虔诚”。
被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的“雪村”老师终于开始讲了,他一开始就说,“我读了一万多首诗歌,对于诗歌的好坏我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时我就纳闷了,你说他读了一万首诗歌我不敢怀疑,但一首诗歌的好坏一眼就能看出了,那我还是P服的“五体投地”。鉴于着句话,以后我可以对同学夸海口了,“嘿嘿,你瞧,那个带有卷舌音的字我一生中读了一万多遍了,我的发音是很标准的”,但是说归说,同学还是知道我仍然是读不准那卷舌音的。于是我就对慕容有意见了,我说雪村老师,读的多不一定就说你的水平高,有的人一年读一万首诗,有可能他只学会了几个很生僻的汉字。
随后,他的讲演进入了垃圾时间,用我的话说,就是用别人的名誉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成为“更知名”的作家。记的有个人说过骂人要讲究方法,他说骂人不要骂和自己平级的人,假如你骂了,他们会群起而来攻击你;骂人也不要去骂你的晚辈,那样显的你很顽固,不懂的引导后人;真的懂骂的人一定是骂那些比他自己身份更高的人,或是些名人,或是在某一领域颇有建树的人,那样显的自己有见解,敢反对权威,当然,这样也可以在短时间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显然,慕容老师是深谙此道的高手,他骂人,骂了一些响当当的名人,像泰戈尔,汪国真等著名的诗人,还具有历史意义的把泰戈尔说成”中国的汪国真”,就在那一刻我想笑,因为根据老师的说法我会认为汪国真90多岁的时候小泰戈尔还在襁褓中.慕容老师说,汪国真之类的诗是不入流的诗,当时我就傻了,我说你还读过他的诗吗,是不懂的诗还是某年某月某一日汪国真老先生他三大姑的二姨妈的儿子的朋友的兄弟向他借了一块钱买早点没有还呀?纵观慕容先生的讲座,他所推崇的大多是什么“夫”“司机”之类的人,而我们东方的人也提到了,但都是用来衬托那些“夫”“司机”是怎么地怎么地好,为此,我们可以把他的喜好高度概括为四个字——抬西贬东或者是崇洋媚外。
我在这光说慕容老师是如何如何的不对也不能让人信服,那我们就拿慕容这所谓的知名写手所说的“三流”诗人汪国真来讲,的确,现在是有很多人不怎么推崇他的诗歌,但我还是不怎么明白,汪国真的诗歌不过是把感情表露得直白了点,难道这就说他的诗写得不好,很不入流,慕容老师说:“我读过的诗歌不下一万首,好的诗歌与坏的诗歌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他可能就是凭自己的感觉说某某某还有某某某的诗歌怎么地怎么地.我想,假如你读过汪国真的诗,你会发现他的诗歌既浅显易懂又充满人生哲理,他的一首小诗《致友人》写道: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和/更何况/我们要浪迹天涯/跌倒是一次纪念/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他又说:不是苦恼太多/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忧愁时,就写一首诗/快乐时,就唱一支歌/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生命总是美丽的(《生命总是美丽的》).简而言之,汪国真的诗歌实际上是将千百年来的各种至理名言,以押韵分行的形式更浅白地表达出来,是一种思想的释放.我是不懂,难道就因为他的诗歌浅显易懂就被人说成不如流?难道就因为他诗歌的自白而被人说成肤浅?假如真是这样那真是很不公平,因为我始终认为,假如一首诗歌它能让人感到精神振奋,能够让人从萎靡中走出来,那他就是一首好诗歌.
而如今,慕容先生已经又在某处给我们大学生讲” 我读过的诗歌不下一万首,好的诗歌与坏的诗歌一眼就能分辨出来”,随后他又讲某某某怎么怎么了,……
当这文章快要结束时,我有一种害怕的感觉,因为我知道,这会给我带来很多的不便,也许某天我在论坛里出现,里面的某某会说:那人就是写了一篇低俗文章的某某,看,又出来现了@$@#%@%$.好了,快要结束时,我想送句话给慕容老师:慕容,你悠着点.同时我又想提醒听了讲座的同学:狼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