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6|回复: 4

中国9亿农民将在新年彻底告别农业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30 08: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ww.XINHUANET.com   2005-12-29 19:50: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孟娜 倪四义 樊曦)中国最高立法机关29日以高票通过一个正文只有94字的决定,现行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标志着在中国存在2600年历史的农业税将彻底成为历史。

   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62票赞成、无人反对、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自新年的第一天,中国9亿农民将彻底告别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皇粮国税”。

   曾任农业部副部长的中国农业问题专家万宝瑞2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农业税的废止标志着中国这个几千年来的传统农业大国在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到来。

   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开始征收的初税亩,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农业税,也是中国最早的税种,到2006年彻底废止农业税,整整是2600年。

   2600年间,农业在中国始终占主体经济地位、农业税是国家金库的最主要来源。在当前城乡差别加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凸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中国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之际,中央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三农问题解决之道。

   “废止农业税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步骤之一,也显示了中国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决心和力度,” 现任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万宝瑞说。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业发展的初期,为了快速积累经济发展所需成本,中国从1953年开始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由于农产品统购价低于自由市场价格,农民在承受价格损失的同时,还要以高价购进化肥等农用工业品,使资源配置长期向工业倾斜。有资料显示,从1953年到1985年统购统销政策取消,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大约是6000亿到8000亿元。

   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中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关系达到13.1:46.2:40.7,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经成熟,万宝瑞说。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取消农业税只是国家加快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重视农民权利保障的一步。从中央政府连续出台的各项措施来看,建设“新农村”不单是一个口号,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在上周末,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本周国务院一个会议决定,自2006年起5年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累计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9亿元。

   在财政方面,中国连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预计今年仅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就比2002年增长50%以上。目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五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牧区草场围拦——正在努力推行。   事实上,国务院从2004年开始就在授权范围内在部分地区免征了农业税和部分特产税。据统计,取消农业税和除烟叶税外的特产税,农民每年可减轻税赋500亿,受益农民8亿人,这样算来农民人均年受益63元,按2004年农村人均收入2936元计算,农民收入增加了2.1个百分点,相当于2004年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的三分之一。

   “废止农业税条例就是让农业税的废止尘埃落定,让农民彻底吃上定心丸,”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连宁对记者说。

   万宝瑞还说,对于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农业的竞争力而言,按照13亿亩耕地计算,取消农业税意味着每亩减少农产品生产成本38元,按照粮食生产来说,每亩减少成本10%-20%,因此对提高农业竞争力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党校农业问题专家曾业松说,数千年的农业社会里,“重农”传统自古有之,只不过历史上的“重农”,重的多是农民的生产力,而不完全是农民的利益。这种以“重税”为前提的“重农”,对农民来说不是福音。

   他说:“取消农业税,对农民直接补贴、关注农民的利益是当今中国新‘重农’思想的体现,是建设‘新农村’的崭新履印。”(完)
发表于 2005-12-30 13: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废止农业税  农民担心负担‘变种’

--------------------------------------------------------------------------------


● 于泽远(北京)

  全国人大常委会昨天下午表决通过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预示着中国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将在2006年被彻底废止。但有人大委员担心,在现有体制下,取消农业税负担后,农民的其他负担有可能加重。

  根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94年,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也就是征收农业税。从那以后,农业税一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最重要的财政来源。直到中共建国后的1950年,农业税仍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1%。

  随着近几十年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税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大幅降低。2004年农业税收入232亿元(人民币,下同,约48亿新元),占全国财政收入不到1%。今年全国农业税更锐减到15亿元,在财政收入中比例已无足轻重。

  据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刘积斌提供的数据,自2004年以来,中国已有28个省份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500亿元左右,使8亿农民受益。但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尤其是贫困人口数目庞大,仅靠取消农业税还无法实现农民大幅增收或脱贫的目标。

一大学生每年费用

相当于一农民35年收入

  一些人大委员在河北农村调查后发现,农民特别担心农业税减免以后所带来的好处被其他因素抵销,甚至加重负担。人大常委会委员信春鹰指出,2004年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是2936元,纯收入800多元。但一个大学生每年的费用支出是7000元到8000元,大学4年下来差不多3万多元。这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

  调查显示,看病贵、上学难和赡养老人仍是很多农民陷入贫困的重要原因。农民辛苦多年有了一些储蓄,一场大病很快就让他们重返贫困。

  对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基层政府来说,取消农业税后将面临如何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乡镇机构运转等现实问题,同时,农田水利、道路、卫生和义务教育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也将面临挑战。

  人大常委会委员魏复盛说,农业税虽然取消了,但是农民交钱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要防止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减轻经济困难巧立名目向农民征收其他款项。”

  有关学者指出,对农民来说,废除农业税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如果农村的社会公共产品投资依然不足,乡镇政府机构臃肿的状况不改革,城乡两元结构分割的状况不改变,长期困扰中国的农民苦、农村穷、农业危险的“三农”问题依然不会有大的起色。
发表于 2006-1-6 10: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农民来说,废除农业税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如果农村的社会公共产品投资依然不足,乡镇政府机构臃肿的状况不改革,城乡两元结构分割的状况不改变,长期困扰中国的农民苦、农村穷、农业危险的“三农”问题依然不会有大的起色。
呵呵,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估计中央不会有什么大动作,问题激化到什么程度,问题就解决到什么程度!
发表于 2006-1-6 16: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重要新闻早就在其他地方看过n遍了
发表于 2006-1-7 02: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并没有更穷,但是一些人暴富了,他们刺激起来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消费浪潮与产业趋势让中国的大多数人陷入了尴尬的苦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4 04:42 , Processed in 0.0820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