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禅心秋水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4 18: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佛学,近日正开始从原始佛教与上座大众两宗分立学起,所以对楼主大作只有佩服,没有意见,只是想请教一事:佛学的偶像崇拜的性质,很显然,这种偶像崇拜与印度教神祗崇拜截然不同,尽管佛教中期借用了非常多的印度教神祗概念,与公正两教推崇以及伊斯兰教反对的偶像崇拜也似乎不同,佛家讲相教,这种相教名目下的偶像崇拜究竟功能何在?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14: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当说明,这是宗教社会学论文
其次神义论严格说是宗教学内容,只是在宗教社会学中有人曾经提及,所以是察边球
原文题目是: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参照下的禅宗神义论简论____以禅宗相关经籍为例
所以不得不 限制在宗教社会学

因为禅宗确实已经不是宗教了,民间信仰的佛教是一回事,而禅宗则是另外一回事
禅宗接受的主体在历史上是士大夫等知识分子,所以民间的 佛教是不能和禅宗混为一谈的
这和道教和庄子的分野是一样的

确实空空之妙有境界如同不可说的"道",但却不是"空",更不是虚无,而是超越二元分识的,借用胡尔塞的词语,就是"悬置".且不管你什么佛于非佛,<金刚经>说,佛曰如何,是为如何,然而却实则非如何.正是要断除执著,
"主体无体,却真实如一"是不对的,因为仍陷入执著
佛教那些圆融共通,所谓的第八识阿赖耶识等等理论不是禅宗关注的,这才能把禅宗佛教其他宗派,譬如天台等区分开来
禅宗不是佛教,禅宗不是天台宗,不是净土宗
历史上为何禅宗兴盛,不论魏晋时候,庄佛如何互相渗透,原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佛寺八九为禅宗,却不是传承大佛法逻辑推演的天台宗,也不是能和基督对话的净土宗.
正象庄子美学不是道教美学一样,禅宗美学也不是佛教的审美观,正因为如此,禅宗今天名存实亡而佛教却依然兴盛.

论文的思路是借用西方理论首先确证禅宗宗教地位是迫不得已,毕竟受专业限制,而且禅宗确实已经被审美化了,或者哲学化了.佛教所谓四大,所谓六识,那是哲学不是宗教.正如基督教和柏拉图的相混合一样,中世纪的基督教已经不复为基督教

至于结论部分,只是因为正深敬服尼采,所以便期望禅宗和尼采接洽.
佛教可以有神义论,但是禅宗确实是没有神义论问题的,这我承认

汤一介先生说起禅宗有超越性,和儒家和老庄一样,佛与禅宗是分离的.这种超越性才上我真正兴趣的.禅宗宋代为什么能对朱明理学心学产生那么大影响,是因为儒家看到了这种超越性,所以拿来用的.那为什么不用佛教呢?很清楚.

大乘经典确实看了,只是诸多内容是不能用来论证禅宗的,似乎没有学者拿大乘教义来说禅,多是借用后世公案.铃木大拙更是把禅说的玄而又玄,遭到了胡适先生的批评

倘若是对比基督教和佛教,那却是用的着的

总之为了把唯一和社会学有些须关联的神义论拿来和禅宗比上.思想大于学术价值.只是内心一种渴望而已.
尼采说过,不做学者,素来服膺.只是本文几部分的论证步骤还是很清晰的.

信禅却不信佛,信耶稣却不信基督

兄台难能可贵会对佛教感兴趣,现在很少见了.我都以为基督教有压倒性优势呢.楞严经,椤枷经,圆觉经经典博大精深,也够我读一辈子了

论文只是想一直打通尼采和禅宗的初步准备,所以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而且初稿写完一直没有时间修改,毛病很多.多谢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15: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偶像崇拜没有研究过,那是民间信仰吧,佛经对与毁谤佛,毁弃佛像者是咒其与轮回中不得超脱的,可见大乘佛经里对于佛像也是强调其神圣性的,所谓的相教在下才疏学浅,没有研究过.大致,个人觉得对相教的偶像崇拜于所谓的十法戒等功能当一样,是持戒法之一,对于维护佛的庄严圣位,对信仰的一种巩固,因为其巩固总归要依赖一种仪式,归依佛法需要,归依三宝,此三宝总是实体,借三宝来归明辨依佛法

纯属个人妄言
部派佛教,大众部思想没有接触过,所以讲的只是大乘佛学里看到的,没有留意这个问题所以也没什么印象和认识

一直有《佛教源流考》在眼前晃荡,只是因为不是很感兴趣,一直没翻
发表于 2006-4-16 11: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错字了,是像教,即强调对于佛教神祗的礼拜(神祗只是暂时使用,我没看到也想不到合适的称呼,但佛教偶像本质上和印度教乃至印度大雄教等是具有本质差别的),开始于佛教中期传入药杀河流域,与沃教系统一定程度上融合,受希腊文化影响并形成人形的佛教偶像(弥勒崇拜与菩萨崇拜与沃教系统中的救世主传统有关,希腊文化是佛教成熟以后形式上很核心的一部分,比如健陀罗的偶像文化,大乘的很多观念),慢慢形成系统并最终完成以密宗为最后形态的佛教神系(早期佛教是没有神祗系统的,佛系的产生非常晚近,应该在佛教向西北方向传播之后),因为我读文化人类学,所以对发生比对静态的宗教哲学阐释更感兴趣,呵呵,宗教也是社会活动的一种,过分强调里面神秘或者纯思想的东西恐怕会扭曲认识,禅宗个人认为也是佛教仪式在中国实际宗教需求下的一个变体,楼主博学,但我建议不妨从宗教的社会心理与实际应用基础出发进行认识,这样可以避免空中楼阁
发表于 2006-4-16 17: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鄙人对禅宗很有兴致,案头也有一本《中国禅宗思想历程》,可惜未尝系统学习与研究,今初阅阁下此文,心中激荡,先不置评论,待细读后探讨。
发表于 2006-5-5 12: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偶也对佛教感兴趣,不过没象你这样深入研究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1 09:33 , Processed in 0.06812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