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赫简介
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罗克音乐发展的顶峰。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赋格的艺术》一书。
在网上很容易找到巴赫完整的介绍.他的音乐也并不难找.一般人很难对巴赫产生真正的好感.但是如果他喜欢黑格尔的话就另当别论.巴赫的《赋格的艺术》和《平均律钢琴曲集》对演奏家和听众来说都不是轻松的事情.你如果有着足够的哲学头脑和骄傲,就请从赋格的艺术听起吧.它能让你心醉神迷,进入纯净和高尚的境界.然而对于一般人.我建议听歌德堡变奏曲.巴赫的歌德堡变奏曲以前在望麓我作过介绍.这里提供一个链接地址. http://wlzb.net/phpwind/read.php?tid=32802&fpage=2.希望有心人能够看一看关于古尔德和巴赫的介绍
对巴赫作出一个显得不那么愚蠢的评价都是很困难的事情.要么就是纯粹的溢美之词,要么就是完全的不喜欢.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喜欢巴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一个哲学上的对比.大家很容易喜欢尼采,却不是很容易喜欢黑格尔.巴赫与贝多芬,就如黑格尔和尼采一般.贝多芬的意志交响曲尽管足够复杂,但很容易吸引听众.大家一听到熟悉的旋律,就知道那是命运,或者那是英雄.巴赫是足够深沉的.或者也可以说是足够冷静的.尽管贝多芬也足够深沉,却不是那么冷静.如果不是很熟悉音乐的人.是不能够理解巴赫对位法的精巧和伟大的,不能够理解巴赫何以被成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当然我也不很懂对位法).
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打开它需要极大的勇气.而读完它则需要极大的毅力.然而当你一旦深入进去,你就会由衷的赞叹这是多么美妙.对于巴赫,我也仅仅是一知半解.巴赫不是抒情的,不是浪漫的,却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可以说是形式上的伟大,更恰当的说法是精神上的伟大.此刻我感到自己的语言是多余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应该是倾听与沉思.
有心人可以去这里听听巴赫的音乐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gb101.htm
也许某一个人会喜欢上他,但是这种喜欢只能是与生俱来的.必然的.不可逆的.而不可能是偶然的,随心所欲的.对于巴赫.所有人都只能是这样: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