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下面是引用时务轩于2005-05-13 23:30发表的: 我觉得甘阳也许太过强调了苏联,而忽略了当年的那些东欧国家。在 这些国家中,波兰、匈牙利、捷克现在发展迅速,东德就不用讲了,其他的几个发展虽不如这几个,但大抵平稳,社会和平转型,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如果不能说成功,至少也不能说失败。即使是苏联,如果说他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混乱,至现在,失败与否也很难讲,也有争议,我记得朱前总理去俄罗斯访问后回来说,千万不能忽视俄罗斯。专门研究东欧和俄罗斯这些前共产主义国家的秦晖金雁夫妇也曾经说过,这些国家的改革是从最难的方面开始,而中国的改革是从最容易的地方开始,以后的优劣,现在还很难说。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改革道路,也有许多的不同。 大国小国发展策略不同,不同的地区当然也有特殊的条件,但中国自己也有别人没有的特殊条件,大国也有小国所不具备的特殊条件,只强调这个,有为自己开脱的嫌疑。而在这几个国家中,日本除了国土面积小以外,从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上来说,已不算小国。
使用道具 举报
下面是引用listen于2005-05-14 00:44发表的: 所谓难易,我觉得也不能确定。如果说中国容易,苏东难,预设的一个逻辑就是经济改革容易,政治改革难。这个或许是对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许经济改革更重要。中国现在看起来政治改革还任重道远,但经济的巨大发展或许已经打好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我认为,宪政、民主确实不是一种理论逻辑的产物,业不仅是政治运动的结果,最主要还是市场经济的结果。而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无疑是要好于苏东的。何况,中国本来比苏东要落后很多,今天这样,尤为不易 至于大国小国,主要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说。对于日韩而言,如果没有朝鲜战争,发展路径可能完全不同。而台湾得益于从大陆带去的资源也很多,香港是作为大陆对外联系的窗口赚钱。而新加坡,最突出的体现了小国发展的优势:殖民地留下的制度和人才资源,而且在国际政治中有宗主国的扶持。大国的优势是什么呢?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是这个要利用起来是比较慢的,考虑到中国在49以前的落后,49-78这一段的成就也不应该评价太低,虽然留下很多后遗症
下面是引用姐姐于2005-05-14 12:09发表的: 呵呵,把我师兄的版本贴上来: 这场讲座是清华公管学院举办的所谓“北京共识”的第四讲,前几讲是什么人不太清楚,这次的主讲甘阳就不说了,主持人崔之元,评议人朱苏力,汪晖陪同。崔之元有轻微的结巴,或脸部肌肉间歇性震颤,导致了一个笑话——他说,在座的有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晖教授,和《读书》的主编。 .......
下面是引用姐姐于2005-05-15 20:59发表的: LISTEN记忆有误,应该是《The Political Logic of Chinese Economic Reform》,该打屁屁哦! 另外,帮月光笑侠补充一句话:中国的GDP不止是游戏,而且用何清涟的话说就是“一个神话”,因为GDP是与地方大员的政绩直接挂钩的。你没见到地方官员报GDP的时候有多夸张啊,那简直不逊色于“亩产两万斤”了。所以中央在听取地方报GDP时都学乖了,只敢在地方所报数据上乘以百分之五十或者六十。我们的GDP神话就是中央统计局在三十多个水分数据上估算出来的,你说能有多准啊?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17 23:32 , Processed in 0.06405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