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02|回复: 95

CCTV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知识经典问答[集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2 10: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种问答,比脑筋急转弯还出人意料啊!经典,我们要天天收藏!
  
  之前一些朋友已经整理的部分:
  
  什么是“杯水车薪” 一位歌手在被问及“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时,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大力神杯是什么赛事的奖杯? 歌手思索20秒…然后回答:是不是和火车有关系……
    
    “一日不见”接下一句 歌手思索,抓耳挠腮,然后挤出三个字:好想你……
    
    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情 答:宋朝的铁木真。
  
  今天目前(2006.5.16)
  
  问:《福尔摩斯探案》和《尼罗河上的惨案》的作者?
  答:罗斯福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0: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出自( )朝农民起义领袖( )的笔下。
  选手答:“秦,李自成”
  (正确答案为“唐,黄巢”。余秋雨先生劝选手不要把李自成和秦朝连在一起,因为二者的跳跃实在太大了!秋雨先生又说:前不久,北京下了一场沙尘暴,人们纷纷用这一句诗来调侃环境问题,“一句诗把一个自然环境的麻烦变成了很美的一件事”。秋雨先生没好意思讲明,人们同时也在调侃张艺谋的同名新片。)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人证》片断,这是一部著名的日本电影的插曲,请说出歌曲名称及电影名称。
  选手答:电影叫“草帽”,歌曲叫“草帽之歌”。此言既出,满座笑得直不起腰来。正确答案为:《草帽歌》,《人证》。徐沛东评委问选手:“看过电影吗?”选手认真地回答:“没看过这部电影,但看过其它电影。”满座再次哄笑。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0: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请说出上述经典戏文出自哪部古典名剧,该剧的作者是谁?
  选手没心没肺地答:“《离骚》,屈原”,引来一众嘘声。正确答案为:《西厢记》,王实甫。
  余秋雨先生对选手说:很抱歉,你碰到我的专业了!你答“《离骚》和屈原”,恰恰反映了你对这两头都不熟悉。作为一个曾经的戏剧史教师,我忍不住想多说两句。这几句之所以拿出来作为考题,不仅因为它文辞优美到了极致,而且和《西厢记》剧中的情节极为关联。崔莺莺送张生上京赶考,但几乎明知道他考不中!因为好几万考生,哪里轮到这个一年来的光阴全部用于谈恋爱的“杀千刀的”金榜题名呢?长亭一别,不知几时能归?所以离别的眼泪把秋天的枫叶都染红了。在秋雨先生描述这几句戏文的意境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都听傻了,仿佛大家真的在上一堂戏剧史的课!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0: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 )朝爱国诗人( )的名句。
  选手先答了“清朝,关汉卿”,后来愣是改成了“清朝,文天祥”。(正确答案:南宋,文天祥。余秋雨先生追问道:“汗青”是啥子事体?选手愈加茫然,汗!但愿他不会认为“汗青”是用来擦汗的汗巾!)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0: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不见”接下一句 歌手思索,抓耳挠腮,然后挤出三个字:好想你……
  ==========================
  这个刚好看到过
  我和我妈都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0: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有两座故宫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构成了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其中,一座故宫在北京,请说出另一座故宫在哪个省的哪个城市?
  选手:不知道(正确答案:辽宁省,沈阳市。我猜想她好歹能答出个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来,虽然那也是个错误答案。)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0: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列关于成语“莘莘学子”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形容学生的数量堪称众多
    B、形容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C、形容学生的学习条件非常辛苦
  选手答C
  正确答案应为A。余秋雨先生曰:了解这个词、发言时冒充有文化用一下可以,但写散文时这种掉书袋的四字成语宜慎用!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0: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卡门》片断)
  这段舞曲具有浓郁的西班牙地域特征,请问它出自哪位作曲家之手,并说出作曲家的国籍。
  选手答出了“法国”,却怎么也想不起“比才”这个名字。作为一个美声唱法的选手,任她怎么解释,似乎都说不过去。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三曹”是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
    A、曹丕、曹植 B、曹丕、曹冲 C、曹植、曹冲
  选手答A,正确。
  但当余秋雨先生追问她读过“三曹”的文学作品没有时,她居然落落大方地说:“读过,《满江红》啊!”全场哗然!秋雨先生亦忍俊不禁:曹丕和曹植的文学成就,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乃父的《观沧海》、《龟虽寿》等沉雄之作。孟德被目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孰料辛苦经营一生,千载之后,不以事功、而以文学名?曹丕《典论·论文》中的著名论断——“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不啻为乃父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0: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出自下列哪个典故:
   A、吕布与貂蝉 B、吴三桂与陈圆圆 C、乾隆皇帝与香妃
  选手答A,错误,正确答案应为B。
  余秋雨先生曰:吴梅村一首《圆圆曲》,洋洋洒洒,但只有这一句诗传世。即使选手没读过吴梅村的诗,但总该读过金庸的《鹿鼎记》,或听过李宗盛的《凡人歌》吧?流行文化中的东西,如果追问下去,也大有深意呢!最有意思的是,秋雨先生为了“政治正确”,还补充交代:虽然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是男女关系影响历史大走向的一个例子,但这决不是历史的当然规律。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0: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列关于成语“草木皆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草木后面都埋伏着士兵,比喻阵容强大
    B、出自三国草船借箭中鲁肃的典故
    C、出自晋代淝水之战中苻坚的典故
  选手答A,错误,正确答案应为C。余秋雨先生曰:选手正好答到相反的意思上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1 03:39 , Processed in 0.16400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