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3|回复: 3

关于中国教育(经费)问题的一些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 17: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看了某网友转的《教育部,你有脸面对中国的穷人吗?》一文。有点感慨。
文中将所有的矛头对准了中国政府教育部,认为所有的教育不公正与不合理都是由于教育部的错误决策造成的,我觉得有一些原因并不是这样简单。
    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深刻的历史现象。中国的人多。以前没有这么严重的矛盾是因为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国家对大学的投资完全可以满足高等学校发展。现在大学生数量猛增,而我们的大学职能并没有改变,大学依然是行政单位。大量的“教育产业化”肤浅的将教育当成赚钱的工具。教育产业化并没有错,它只是一种形式,关键是它的核心——以产业养教育,而不是以教育当产业。比如国外知名大学,每年校友捐赠的基金就有几百个亿,而我们的顶尖学府——北京大学,最大的财政来源是教育部拨款的十几个亿,在中国,这已经是了不得了。教育部承担着本应该由社会承担的责任部分太多,财政部每年拨给教育的经费并不少(占gdp比例),但是因为高等教育是高投入的,导致高等学校发展占据了太大的比例,基础教育投资不足,教育部也不是不明白这点。于是乎,高校高收费将一大部分人挡在了大学校门外面,但是残酷的说,将人挡在大学外面总比将人挡在小学门外要强。
    第2个观点还是与大学有关,大学作为一个教学科研型的单位,科研是讲究效益的。因此,大学本身应该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不应该成为行政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现在的大学,课题太少而研究太多,科技,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技不应该成为单纯的科技论文,不管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科学的还是工程的,都应该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不是单纯的论文。论文发表之后应该产生影响,不管是在今年,十年,一百年之后。但是我们太多的研究成果就是论文的刊发,然后就不管了,论文发在那里没有价值,没有人看。产生不了效益。那国家要大学干什么?纯粹的教学?那国家就不要投入这么多钱了,请一帮讲师就够了,把科研的份额投到各研究院去,研究院是产业机构,能自给自足,能培养优秀的人才。所以大学理应走出去,请进来,多和企业接触,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我经常和我们宿舍的一哥们辩论,他喜欢搞理论,我倾向搞工程。但是不管是工程还是理论,我们最终还是能达成一致,那就是“实用”。工程只是实现比较快,是看得见的价值。而理论,也许一百年之后才能派上用场,但一定是要派上用场的。只有这样,企业的大量经费才会投给学校,而不是让大学去教育部争这本来就不多的面包。中学,小学都没有这样的能力去从外面吸引资金。
    第3个观点还是与大学有关。第2点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有人说我们的科研指标是味“论文”论,论文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我们太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一旦被sci,ei收录就觉得了不起了,其实背后的影响因子,他引次数有多少人追究。现在很多老师抱怨说评职称难,要学历要论文要经费。我觉得还太容易了点,现在的教授,博导海了去了,有项目没有项目的都招研究生。招了这么多学生培养经费从哪里来?还不是教育部拨。如果导师有项目,有经费,如果能和企业达成共同培养机制。这样的经费是不是可以少从国家要而从企业身上取得。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大学,不管以前是什么,都往综合性大学里面钻,专科升本科,高职升大专,一般大学都往综合性上靠。中国从市场这方面来说,确实是需要这么多的学校,从学生人数上考虑,这种趋势是对的。但是这仅仅是从需求的层面上考虑,还有供给呢?没有办法的时候,只能从边远山区,从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经费上面拆东墙补西壁,反正越是落后的地方教育就越差,即使教育经费为零也没有多少人在意,但是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人们的思维就越开阔,一旦不能满足要求,后果也就越严重,教育部在这里也承担着捏软柿子的角色。
暂时想了这么多,以后有什么想法再接着说,欢迎大家批评,辱骂,扔臭鸡蛋,扔月光的臭鞋子....
发表于 2006-4-1 18: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赞成大学市场化,当然更不赞成大学官僚化。

大学,理应成为改革的先锋和指导,也应成为传统和道统的家园。

这个目标对中国来说未免太高,然而非如此大学不能成为大学。

这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

:P个人从来不对中国抱什么希望。
发表于 2006-4-2 22: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楼主考虑的不够周全,对于工科类确实应该如此,对于理科类也有一点的道理,但是对于纯粹的文化--比如说红楼梦研究,中国书院史等专业,是一种文化,国粹的东西。本身的价值不在于经济效益,这些专业从什么地方获得经济支援呢?不过我觉得也不应该是教育部,而是国家或者社会的专门机构,认定这种价值的专门机构来承担。
发表于 2006-4-3 21: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文研究应该有基金的存在,其实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也应该有基金的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2 03:53 , Processed in 0.0766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