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8|回复: 25

关于慕容先生演讲的某些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8 22: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慕容雪村“老先生”来了,挟着他“诗人”的那一股味道来了,在学校大张旗鼓的时候,我无动于衷,我想:该不会又是一个“骂家”吧?看着那一堆可怜的人围着他要签名的时候,我口角不经意间露出了一点“鄙夷”,不就是一个“知名的作家”嘛,何苦像追明星一样“虔诚”。

   被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的“雪村”老师终于开始讲了,他一开始就说,“我读了一万多首诗歌,对于诗歌的好坏我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时我就纳闷了,你说他读了一万首诗歌我不敢怀疑,但一首诗歌的好坏一眼就能看出了,那我还是P服的“五体投地”。鉴于着句话,以后我可以对同学夸海口了,“嘿嘿,你瞧,那个带有卷舌音的字我一生中读了一万多遍了,我的发音是很标准的”,但是说归说,同学还是知道我仍然是读不准那卷舌音的。于是我就对慕容有意见了,我说雪村老师,读的多不一定就说你的水平高,有的人一年读一万首诗,有可能他只学会了几个很生僻的汉字。

   随后,他的讲演进入了垃圾时间,用我的话说,就是用别人的名誉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成为“更知名”的作家。记的有个人说过骂人要讲究方法,他说骂人不要骂和自己平级的人,假如你骂了,他们会群起而来攻击你;骂人也不要去骂你的晚辈,那样显的你很顽固,不懂的引导后人;真的懂骂的人一定是骂那些比他自己身份更高的人,或是些名人,或是在某一领域颇有建树的人,那样显的自己有见解,敢反对权威,当然,这样也可以在短时间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显然,慕容老师是深谙此道的高手,他骂人,骂了一些响当当的名人,像泰戈尔,汪国真等著名的诗人,还具有历史意义的把泰戈尔说成”中国的汪国真”,就在那一刻我想笑,因为根据老师的说法我会认为汪国真90多岁的时候小泰戈尔还在襁褓中.慕容老师说,汪国真之类的诗是不入流的诗,当时我就傻了,我说你还读过他的诗吗,是不懂的诗还是某年某月某一日汪国真老先生他三大姑的二姨妈的儿子的朋友的兄弟向他借了一块钱买早点没有还呀?纵观慕容先生的讲座,他所推崇的大多是什么“夫”“司机”之类的人,而我们东方的人也提到了,但都是用来衬托那些“夫”“司机”是怎么地怎么地好,为此,我们可以把他的喜好高度概括为四个字——抬西贬东或者是崇洋媚外。

    我在这光说慕容老师是如何如何的不对也不能让人信服,那我们就拿慕容这所谓的知名写手所说的“三流”诗人汪国真来讲,的确,现在是有很多人不怎么推崇他的诗歌,但我还是不怎么明白,汪国真的诗歌不过是把感情表露得直白了点,难道这就说他的诗写得不好,很不入流,慕容老师说:“我读过的诗歌不下一万首,好的诗歌与坏的诗歌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他可能就是凭自己的感觉说某某某还有某某某的诗歌怎么地怎么地.我想,假如你读过汪国真的诗,你会发现他的诗歌既浅显易懂又充满人生哲理,他的一首小诗《致友人》写道: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和/更何况/我们要浪迹天涯/跌倒是一次纪念/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他又说:不是苦恼太多/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忧愁时,就写一首诗/快乐时,就唱一支歌/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生命总是美丽的(《生命总是美丽的》).简而言之,汪国真的诗歌实际上是将千百年来的各种至理名言,以押韵分行的形式更浅白地表达出来,是一种思想的释放.我是不懂,难道就因为他的诗歌浅显易懂就被人说成不如流?难道就因为他诗歌的自白而被人说成肤浅?假如真是这样那真是很不公平,因为我始终认为,假如一首诗歌它能让人感到精神振奋,能够让人从萎靡中走出来,那他就是一首好诗歌.

    而如今,慕容先生已经又在某处给我们大学生讲” 我读过的诗歌不下一万首,好的诗歌与坏的诗歌一眼就能分辨出来”,随后他又讲某某某怎么怎么了,……

   当这文章快要结束时,我有一种害怕的感觉,因为我知道,这会给我带来很多的不便,也许某天我在论坛里出现,里面的某某会说:那人就是写了一篇低俗文章的某某,看,又出来现了@$@#%@%$.好了,快要结束时,我想送句话给慕容老师:慕容,你悠着点.同时我又想提醒听了讲座的同学:狼来了!
发表于 2006-3-9 08: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们,何必抓住一句话不放啊
发表于 2006-3-9 08: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容老师 我很喜欢的作家
发表于 2006-3-9 12: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讲座不能说明什么,一句话就更不能说明什么了
发表于 2006-3-9 13: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观点是不是太偏激了
发表于 2006-3-9 13: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国真的诗本来就不入流,泰戈尔倒是典范。
发表于 2006-3-9 14: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经典的定义吧!
发表于 2006-3-9 15: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容雪村:网络是我的精神故乡

--------------------------------------------------------------------------------

http://www.csonline.com.cn  2004年03月26日16时12分  来源:星辰在线
 
  
  这个世界上一本书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名气,《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让慕容雪村的名字从网络火到现实生活,现在他的新作《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再次以更加残酷悲凉的笔调表达着人生的悲观和虚无,这种基调和情绪正在感染着各种各样的都市男女,特别是70年代生人。当一口气把他12万字的新作读完,除了有种被剥离的痛楚感,更有一种好奇心,想了解这个永远生活在幕后的写作高手是个怎样的人,联系上慕容雪村并不难,只是想让他摘掉神秘面纱,露一下脸可太难了。

  记者:两部小说中,都有城市的名字,可是成都却让人容易遗忘,而深圳却写出了这个城市的特色,你是怎么看待城市和故事的关系?

  慕容雪村:好的小说家应该更多关注人,关注人的行为和情感,而不是坚硬而冷的建筑。“如果没有人,雅典便是一片废墟。”我的创作从来没有关注过地域特色,我只关心城市的主体:人。而城市只不过是一个容器,一只含珠之椟。

  我在小说的引言中,写了这样一句话“这就是深圳,八点钟的深圳,危险而华美的城市,一只倒覆之碗,一朵毒蛇缠身的花。”也许这就是深圳独有的特征。

  记者:成都和深圳的故事在你的生活中,有多大的真实性?

  慕容雪村:成都近于佛,深圳近于儒。两座城市,象征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我更喜欢生活在一座陌生的城市。

  “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钱少”,我在这座物欲之城耳闻目睹了很多事情,感觉钱确实是一个拷问灵魂的东西。故事是虚构的故事,但我相信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着。

  记者:《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同《成都》都充满了现实和悲惨,看完后让人觉得你很残酷,总爱把最伤心最凄凉的一幕和最美好的一幕相对比,感觉凄凉的更凄凉,美好的太脆弱。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和落寞。

  慕容雪村:我喜欢有力量的叙述,喜欢能把人推倒的文字。

  我是个悲观主义者和虚无主义者,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罗马并不是路之尽头,尽头只有死亡。积木再高,最后也只是轰然一响,唏嘘一声。

  《成都》是一篇关于青春和成长的小说,讲述一个人在理想与现实、道德与欲望之间的挣扎和困扰。而《天堂》则试图触及一些更深刻的命题:生命的意义、文明的实质,以及紧紧跟随的死亡。我笔下的两个人物,肖然和陈重,除了生、死遭遇相同,其他的,几乎再没有相同之处。

  记者:比战争更残酷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爱与仇恨,信任与猜疑,忠诚与被判,死亡可能就是一种解脱了。你在表达这样的情绪,但又非常具有市场意识,要不为什么用当下很时髦的“向左”“向右”呢?

  慕容雪村:事实上我想表达的是一种“人生在歧路”的意境,巷陌纵横,余生不待,一条路通往天堂,一条路通往多灾多难的现实生活,而负罪的你,将永远站在中间。

  记者:你的作品中描写了情色,总是让人觉得你在现实中也是这样的声色犬马,还是你对这种生活的一种意淫?

  慕容雪村:小说并不一定要摹状现实,它可以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好的小说家应该善于双眼和双耳,而不是非要去身体力行,相反,我认为小说家应该始终站在潮流的后排。

  我反对文学领域内的一切价值判断,就像王尔德说的:“一切与艺术无关的东西都属于艺术。”情色是这世界的重点,我从不回避写性,当然,也不是刻意的非要去写性不可,我写的和所有的文学大师同样多。而且阅读是一件仁者见仁,淫者见淫的事。

  记者:那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

  慕容雪村:我辞了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我现在可以不听任何人的话,只听命于内心,我很开心。业余生活很简单,看看书,上上网,下下棋,玩玩电脑游戏,我是一个无害的动物,当然,也永远当不了益鸟。

  记者:小说中对生活的怀疑会不会影响你现实中的态度,你有过真爱吗?

  慕容雪村:我是一个坚定的怀疑主义者,小说中的态度不足以完全代表我的世界观。在我生活的这个“爱而无能”时代,真爱已经被空前地压缩,我不相信它是什么归宿。

  记者:你像一名孤傲的侠客,给读者心灵留下难以忘却的刀痕,那么多人都想你能走上前,让大家见识一下你,你为什么始终不愿露脸?

  慕容雪村:我们习惯于将无谓之事当成天经地义,比如发表作品就要刊登照片,我反对这种传统。对读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我写得如何,而不是我长成什么鬼样子。另外,作为一个极端自私的家伙,我不喜欢与任何人分享生活,它只属于我自己,这是一种隐秘的幸福。

  记者:网络对你有多大意义?

  慕容雪村:它是我的精神故乡,我重视它超过一切文学大奖,以后我的作品首发还会是网络。

  记者:你现在的创作计划是什么?《天堂》会不会改编成影视作品?

  慕容雪村:我现在构思了几个作品,但都不是很成熟。也许会写一个荒诞现实主义的小说,名字暂定为《丢人》或《中国丢人》,写一个丢失身份的人的一系列遭遇,有一点黑色幽默,荒诞、可笑,微微带点辛酸。

  《天堂》这小说已经有人来联系影视剧的改编问题,也与上海话剧中心的几位导演和编剧谈过几次,但都没有最终落实。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17: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不知道大家对经典的看法是什么,我只是把我对慕容的看法通过我内心表达出来,我不会因为喜欢某个作家而放肆的褒奖他,更不会因为不欣赏某人而又去贬低他.我的文章不是针对他的作品,我仅仅是针对他的这一次演讲.虽然我不看好他的文章,以前我没有听过他,也没有接触过他的作品,但为了写这几句话,我看了看他的作品,结果对于汪国真,我只能说他属于上个世纪,我想一个诗人的成名不是没有理由的.就像慕容的出现,他的"知名"也许就是网络虚无的一种表现吧!!!(不要骂我呀!)
    对于1楼那位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看法我可以给出明确的说法,试想,当一个人一直唠叨着一句话的时候,你的感觉这样,况且,我就是因为那句话才有写那文章的冲动,呵呵,也许是血气方刚,难免会有所偏颇,但是你不觉的那误人子弟吗?当然,我不得不承认,10000首诗歌是一个诱人的数字,但是我并不认为那就是什么资历,更不能作为挡箭牌!!!!!  [s:8]  [s:8]  [s:8]  [s:8]  [s:8]  [s:8]  [s:1]  [s:1]
发表于 2006-3-9 18: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章过于刻薄了~~~写得其实不错

PS:至于汪国真不过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发表于 2006-3-9 18: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人有各人的思想,思想是自由的,无谓对与错。
枕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3-9 2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2 09:04 , Processed in 0.13155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