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5|回复: 9

ZT何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 23: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像其他中央政策一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发布到有各地的回应,速度很快。但与“粮食直补”、“取消农业税”不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涉及面宽,操作性并不是很明确,落实起来比前者难。 即使这样,从基层政府的回应来看,一夜之间,遍地开花。先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解释和细化的版本:

  中央标准版: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部长版: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对记者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把它摆在优先位置”。(人民日报)

司长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促进生产的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农民日报,作者: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 陈萌山)

  市县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我县的实际,应当坚持‘位置求重、感情求真、理念求新、工作求严’的建设思路,要在六个方面寻找突破: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三强’工程、调整扶贫方式……”

  专家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陈锡文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庄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光庭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建设新乡村,而不是新农村……

  企业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扩大农村市场,把农资超市遍布到乡村一级——

  ……

  这么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解释的版本,不免让人觉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对它的各种解读是不是有些“技术化、扩大化、多元化”痕迹?但惟独不见农民对此有多少反应,与“粮食直补”、“取消农村税”以及“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形成很大的反差,是不是需要一个解释?

  细分标准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心比心,农民会如何看待呢?

  生产发展,这个多年来一直在提,特别是在缺粮时代。到现在农产品供求平衡、局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对农民而言,更重视的是收益,而非生产。

  生活宽裕,其实是个结果,换个说法也是多年来都在说的“增加农民收入”,在历经这几年惠农政策的几味“猛药”之后,农民收入有多大的改观呢?

  乡风文明,更是个社会学的视角,也不是一提倡就可以解决的。

  村容整洁,可以换个说法,即“农村公益事业的如何发展”,在农业税取消之后,农村公益事业暂时失去活水源头,目前作为一个新的问题正在谋求破题。

  管理民主,属于村民自治与民主选举的范畴,这同样是个老问题。

  纵观新的提法,对农民个体而言,多少缺乏一些刺激、影响力、号召力、想象力和含金量。我们追问,如果个体农民从中看不到明显的、短期的收益,看不到细化的、具体的、新的政策措施,农民群体会积极地参与这个“工程”吗?再继续追问: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到底是农民,还是各级政府?

  目前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中的目标,既无明确细化的标准,也尚未出台全面的配套措施,农民的“冷”,反衬了政府的“热”:“热”的本质其实是一个姿态,表达一个体制内的“信号”,一个争相落实中央政策的“美名”,一种表现政绩的方式。

  如果农民缺乏参与建设的内生冲动,而基层政府又要表现出这种工作力度,那这项政策推而广之的结果是什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06-1-1 23: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2006年的又一个新话题,大家都谈谈。
事实上,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农“问题是中国崛起的关键问题,希望大家多探讨一下,转转帖都可以。
发表于 2006-1-3 11: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k歌之王于2006-01-01 23:40发表的:
这是2006年的又一个新话题,大家都谈谈。
事实上,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农“问题是中国崛起的关键问题,希望大家多探讨一下,转转帖都可以。
以后发帖的时候字数少点,我会看
发表于 2006-1-5 21: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地很好,很受启发。
发表于 2006-1-6 11: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的意见啊,看看实行情况再说吧!!!
总体上比较悲观。
发表于 2006-2-19 19: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爱提口号,而且口号都是模糊不清的,这是国人的特点。也是为什么下级要揣测上级领导的意思的原因。要看问题就要看它的实施方法,而不要去观注它的口号。
发表于 2006-2-25 15: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击掌叫好,农村建设有望了。
发表于 2006-3-31 16: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有道理,那些提法的确是有些换汤不换药的味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这几年农民的生活没有文件上说得那样好,但确实是有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提法,也可以说是对以前农村工作的完善吧,但也许是为了寻找一点新的动力,于是便把以前的说法变一下了。
发表于 2006-3-31 16: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有道理,那些提法的确是有些换汤不换药的味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这几年农民的生活没有文件上说得那样好,但确实是有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提法,也可以说是对以前农村工作的完善吧,但也许是为了寻找一点新的动力,于是便把以前的说法变一下了。
发表于 2006-3-31 19: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一篇文章里提过,农村其实很需要的东西里有一样被人忽略了,那就是地主,现在南街村之类的集体主义农村,实际上也是变相的满足这种制度需求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3 05:32 , Processed in 0.06258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