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5|回复: 1

一枝笔折射的中日与东盟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8 17: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 潘小涛   
2005/12/18, 周日  


在马来西亚举行的首届东亚峰会,十六个与会国家的领袖出席《吉隆坡宣言》签署仪式时,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中国总理温家宝,被巧妙的安排相邻而坐。温总签名后,轮到邻座小泉,但小泉“忘了”带笔,向温总“借笔”。开始时温总似乎视而不见,巴达维两次提醒后,温总才微笑的把手中签字递给小泉,成就了一场中日的“借笔外交”。这枝“签名笔”从温家宝手上交给小泉,确实让外界对冰冷的中日关系产生很多联想,折射出中国、日本及东盟诸国复杂的关系。


没有小泉主动放下身段,以及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居中“拉线”,这场“借笔秀”是不可能上演的。在对华关系的问题上,小泉在日本国内和国外的时候,态度截然不同:在国内,小泉态度强悍,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甚至不惜令中日关系不断恶化,也坚持到靖国神社参拜,反击北京的批评;到了国际场合,小泉换成另一副态度,表明愿意跟中国协商、合作,今年五月他到印尼出席亚欧峰会时,更公开表示,对于过去殖民统治和侵略,已作出“深刻反省和发自内心的道歉”,希望跟出席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而在刚结束的东亚峰会,他又向主动发起“借笔外交”,向温家宝示好。


小泉这种“内外有别”的对华态度,是针对不同“观众”而作出的策略性行为。在日本国内,对华强硬很有市场,也获得广泛的支持,让他维持高支持度;小泉也需要日益强大的中国,作为日本人的“假想敌”,让国人充满危机感,从而为他的各项改革注入推动力。但是,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大多希望中日关系不要进一步恶化,期望两国以对话对待对抗;在这种国际压力之下,小泉也就放软身段,摆出一副愿与北京领导对话来化解“误会”的姿态,甚至向东盟领导人表明,不明白北京为甚么把“参拜靖国”这个日本内政牵扯进两国关系,都是企图把中日交恶的责任推给北京,向东南亚诸国示好。


事实上,东南亚国家对于中、日两国,有着非常愎杂的感情:日本曾经侵略他们,让他们饱受战火之痛,但同时也是他们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和重要的贸易伙伴,更是遏制中国的重要力量;另方面,中国与东南亚国有边界纠纷,而中国当年输出的革命,也让部份国家心存戒惧,担中国崛起后会“吞掉”他们,但是,随着中国日益强大,他们也希望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便车。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之下,东南亚诸国既不想一国独大,也不想中日交恶,破坏区内的和平,影响经济。而且,万一中日反目,东南亚国家要在中日之间选边站,对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因为选错边的话,将为他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此情况下,东南亚国家自然希望中日对话。在这次东亚峰会上,东道主的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除了刻意安排小泉和温家宝相邻而坐,以及“提醒”温家宝借笔给小笔之外,还在中日韩三国领袖峰会取消之后,多次安排小泉与温家宝、韩国总统卢武铉“不期而遇”,让他们三人有机会“寒暄”,谈谈上海的大闸蟹、韩国的电视机、在日本日渐受欢迎的韩国流行文化(“韩流”)等。


但是,中日关系的恶化,不仅是两国领导人的情绪反应所造成,而是中国的崛起威胁日本的国际生存空间,特别是她在亚洲的地位。无论亚洲诸国如何努力居中调停,只要这种格局不变,中日的政治关系是不会轻易好起来的。


本文作者为香港时事评论员
发表于 2005-12-18 17: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还得看实际行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4 12:10 , Processed in 0.0992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