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原来有三处红卫兵公墓,另两处在建设中被毁掉了,现在保留的全国唯一的一座墓便在沙坪公园内,虽然从小就生活在沙区,沙坪公园也去过不下数十次,但是从来没造访过那里.今天上午重庆下了一场大雨,下午天气不错,就叫上一个朋友同去.
当年重庆是武斗的重灾区,对立的双方是\"8.15\"和\"反到底\",两派红卫兵动用了坦克,迫击炮,登陆艇和大小各类轻重武器,上千人在武斗中丧生.沙坪公园的文革公墓埋着的大多是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在重庆武斗中战死的\"8.15\"派红卫兵.
公园很大,公墓的位置很偏,公园里面游玩的人不少,但是又不好问人家的路,找了半天才在才在公园人工湖旁的一个土岗上找到了它.墓被围墙围了起来,正面墙上有\"文革公墓群\"几个鲜红的大字,公墓的门是古香古色的,并没有上锁,在踏进门之前犹豫了一阵,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安静,树太多光线太阴暗了,透过门看到的是一片迷离的树影和树丛间高大的碑群.
公墓西边毗临一座天主教堂.透过最后几座墓碑的尖顶,可以望见教堂上“圣心”两个大字.一个巨大的十字架高悬在天空.这又为墓地增加了一丝神秘. 墓园空间很局促,不大的园子里面没有规律地修建着风格各异的墓碑,有个如同燃烧着的火炬,有的如同刺向天际的宝剑,有的如紧握的拳头,有的则只是并不起眼的小水泥包,重庆和气候很潮湿,青苔和藤蔓爬满了墓地,看起来更加阴森.
墓志铭自然也保留着那个时代的鲜明色彩:\"头可断,血可流,毛泽东思想不可丢.\"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可挨打,可挨揍,誓死不低革命头\" ,记得有个人的简介是这样说的:\"**,22岁,工作勤勤恳恳,一贯终于党和毛主席,于**年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 \"
墓园里面的树被雷雨吹倒不少,有的地方我们不得不弯腰才能通过,偶尔草丛里面飞出个什么不知名的鸟也把我们吓一大跳.在有的墓碑前面有祭奠过的痕迹,看来他们并没有被人遗忘.在里面实在很压抑,我和朋友都没说一句话,是不想打扰这些安睡的灵魂,同时也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们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花样的年华?
离开的时候回望了一下墓园,天色愈发暗了,不禁在这三伏天里打了个寒战.
走之前,还是随手抄下一段碑文:
\"你们殷红的鲜血,已浸透了8.15红彤彤的造反大旗,啊!我们高高举起你们的殷红的鲜血,已化入8.15熊熊的革命火炬.这火炬啊,我们紧握!…… 头可断,血可流,毛泽东思想决不丢.你们铿锵的誓言啊,已汇成千军万马,万马千军惊天动地的呼吼!你们英雄的身躯,犹如苍松翠柏,巍然屹立在红岩岭上,歌乐山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