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9|回复: 7

[风光]土楼年韵—南靖土楼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13 02: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图片文字全部来自www.snowcici.com


土楼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古朴淳和的地方,浓郁的乡土气息这几年一直絮绕梦中。大年初三,去了南靖,终于到了很想走走看看的土楼群,亲手去抚摸那历经沧桑的泥坯墙,用心去感受这历史沉淀精髓。
   土楼的闻名,在于她奇特和神秘。许多专家前来探访研究,更有许多游人慕名而来,亲身感受传说中的神秘之楼。
   南靖县有大小土楼15000多座,我们在其中著名的几座——田螺坑土楼群和东倒西歪的裕昌楼里停下了脚步。对于我来说,土楼也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但这吸引力似乎并不完全来自于土楼建筑本身。因为我是地道的建筑门外汉,书上的详细介绍已经足够明了了,参观土楼只是走马观花,有个亲身感受罢了。然而,土楼的吸引力依然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不得不思索,这吸引力的背后,除了土楼,还有些什么。
   终于亲眼见到了土楼。没错,与书上的一样——一样的奇特,一样的壮观,一样的沧桑;一样班驳的土墙,布满裂缝,一样的木板走廊,颤颤巍巍。唯一和我所想不同的是,土楼里现在还有人居住,我们居然是到村民们的家中参观。
   一座土楼里一般住着同一宗族的村民。他们世代居住在同一座楼里,繁衍生息。较大的裕昌楼里,现在还住着60多户村民。随着土楼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人来到土楼,一些村民就把自家多余的房间腾出来,作为家庭旅馆,提供给游人住宿。不过,土楼仍是他们的家,他们的根.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02: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的田螺坑土楼群,当地居民很形象地比喻为:四菜一汤。




田螺坑土楼群前的梅花寒艳傲骨,让人顿觉春天来临的气息。




沿着小道走进田螺坑,迎面是一座四方楼。“乎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利花开”,小道一侧种着很多的梨树,白色的梨花布满枝头,暗香袭人。






振昌楼,这是我们迈进的第一座土楼,它是田螺坑土楼群中的一座。班驳的土墙,布满了裂缝。





土楼居民日常用的竹篾篓子,就挂在自家厨房门前,这里装着不仅是丰收的年货,更多是装着客家人的淳朴。





曲与直,这种美学上的最基本构成,在这里被淋漓尽致地展示着。





土楼小主人,面对远方的来客,他们还是带着一些天真的羞涩。




一群正在放鞭炮的小男孩。他们将一串鞭炮拆成一个个小鞭炮,相互比赛地点燃。碎碎的炮声是否勾起了我们儿时的记忆?




这个小朋友因为太小了,没办法和那些男孩子们一起玩。她妈妈给了她一些饼干,她很乖,静静地看着我的镜头。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0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土楼里住的大部分是客家人,客家人历来是最为热情好客的,这次土楼之旅,我着实体验到了这一点。
   在一番颠簸之后,我们到达了田螺坑,正是又累又渴的时候。走过一家土楼小卖店,想要买瓶水喝。还没等我们开口,一个稚嫩的童声就叫住了我们。“来喝杯茶吧!”原来是店主的儿子。八九岁的小男孩,正在门边泡着茶,看见我们的狼狈样,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呢。我与朋友相视一笑——这客家人的好客已经成为传统,融入文化了,连小孩儿都如此。喝着土楼茶,一边听着小主人的介绍,我们的旅途劳顿渐渐消散,同时,心在不知不觉间与土楼、与土楼人贴近了。
   根据行程的安排,我们在田螺坑只停留了一小会儿,因为得在天黑前赶到下一站——裕昌楼,并且在那里过夜。
   裕昌楼里的房间已被游客住满了,我们只得住在对面一座新建的二层楼房里。房东原也住在裕昌楼里,兄弟分家后就自己建了房子搬出来住了,裕昌楼里的房间也用来作为家庭旅馆了。见到有厦门来的客人,主人十分高兴。由于农民特有的朴实,他对我们的欢迎都表现在了行动上——一个劲地请我们喝茶,冲着我们笑。
   我们急于参观东倒西歪楼,便请房东带我们过去。东倒西歪楼有着许多的神奇之处,虽然我在书上已经了解了不少,但身处土楼,亲耳听土楼居民的解说显然更为直观,也更能让我信服。于是,在我的询问和房主的耐心解说下,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
   在裕昌楼里转了几圈,正要离开的时候,一位楼内的村民却上来与我们攀谈,要请我们到他家去喝茶。房东向我们介绍那位村民叫刘联才,我们一喜,原来在面前的就是曾接待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土楼名人。刘联才现在除了卖自家做的茶叶,还担负着向游人介绍土楼,宣传土楼文化的任务。只要有游客来到裕昌楼,他都会尽可能地当义务导游,并请客人品尝用山泉水泡的正宗土楼茶。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02: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第一高土楼—裕昌楼,又名东倒西歪楼,拥有600多年的历史。土楼原有6层高,因一次大火,烧了最上面的一层,现在的裕昌楼只剩5层高。目前正在申报世遗。




裕昌楼内,青石路板,土坯小房,仍旧保留着当年的建筑风味。目前楼内仍住着60多户村民,对他们来说,土楼仍是他们的家,他们的根。




东倒西歪楼果然名符其实,每根柱子都是斜的,最大的倾角达15度。站在最高处,心里甚至感觉到了整座楼正在“摇晃”中。





在村民刘联才家中品茶,就是在这个小小的厅堂中,刘联才用清香的山泉茶水和客家人的热情接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




我们住宿的房子正对着裕昌楼,门口的年饰映衬着土楼的背景,透出一种祥和的气息。





紫云寺,具说是当地很灵验的一座寺庙,建立在山顶上,徒步上山至少也得花1-2小时。寺庙不大,敬佛的程序却是一点都不马虎。寺外满地的炮花,香火很是兴旺。那天天气阴,山间雾气缭绕,倒真有些紫气东来的感觉。





山泉溪水,清洌透彻。我们喝的茶就是用这种天然山泉水泡的,清香中留有余甘。山水有灵气,住在这远离尘硝的乡间,难道不是现在的都市人所羡慕的。





下了山,迎面是一座四方楼,始建于文革年代,墙上的标语至今还能让人感受到红色年代的气氛。





追继堂刘氏宗祠,刘氏家族的人在加官进爵后都会在堂前树一座石龙旗杆,以示彰显。旗杆为古头打造,上有盘龙雕刻,十分有特色。





保安堂,保一方水土平安。堂前是一片青翠的菜地,在这片青山沃土中更显油绿。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02: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恋恋不舍地走出裕昌楼,我们回到住地。房东已经张罗了一桌的饭菜。饭菜谈不上丰盛,但看得出来,房东准备得很用心。房东的儿子说:“笋是山上刨的,鸭子是自家养的,菜是自家种的。没什么好东西,你们不要客气。”房东还拿出了自己酿的客家米酒招待我们。都是一般的农家菜,但是品尝着米酒,我们却吃得格外香。
   时间过得飞快,形成已经接近尾声。虽然与土楼和土楼人相处的时间短暂,我却已有些不舍。恍然间我明白了是什么如此吸引我——是大自然的山清水秀,是田间的乡土气息,是那客家人的纯朴与热情。
   当城市里钢筋水泥,铁门铁窗阻隔了人们的心灵的时候,土楼的共门共院共厅堂令我向往,土楼人的纯朴热情令我欣羡。
   摸着满是裂痕却无比坚固的班驳土墙,我不禁想,土楼啊土楼,在将来的将来,你还能如此纯真,如此朴实吗?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02: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菜的晒制。村民说,梅菜的制作关键就在晒制这道工序上,晒得越透,做出来的梅菜就越地道。




塔下村-张氏家庙。张氏家庙背靠大山,此处的石龙旗杆是南靖最大最多的。也代表了在塔下村是出官最多的地方。村民们在聊起这个话题时就显得很有自豪感。




张氏家庙内大门。石阶门槛、朱漆大门,岁月掩盖不住当年的繁华。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02: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旅游攻略:(针对非自驾车)

旅游攻略:(针对非自驾车)

   尽量能避开五一、国庆之类的时间,那时段肯定挤。大年去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人会少点,有人是自驾车旅游的,路过得比较快,不会像喁们能做一下停留。而且春天中梅花、桃花、梨花争相开放,对于想拍花的朋友又多了一个选择。

★8:10松柏车站出发---->10:20南靖车站
有直达南靖的车,好象7点多还有一部,尽量早出来。车票30元,路况很好
★11:10南靖车站---->1:30书洋乡南靖土楼群
有直达土楼群的车,不多,一天只有4车次。车票25元。山路爬坡下坡,不停的绕。户外风光不错,能看到水库溪水之类
建议在上版村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最佳拍摄处下车,购票,拍照。门票20元,含进田螺坑的门票。
拍完可步行进入田螺坑土楼群参观和拍照。中饭自带解决,也可以在小店内买一些食品,民风淳朴,不会宰客。建议停留2小时。
★3:30上版村田螺坑---->下版村裕昌楼
很近,2-3公里左右,叫摩托车,5元。
拍完裕昌楼可到附近看看刘氏宗祠,有机会叫部摩托车上山去看看紫云寺,要不然第2天一早上去也不错,上山半小时,来回需1个半到2小时。
★晚上留宿下版村。单间+用餐70元(2人)。
★7:30次日早上出发去塔下村
很近,3-5公里左右。摩托车5-10元
塔下村以张氏家庙最为出名。花1个小时即可。出发往河坑村土楼群。
★9:30河坑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是其中规划最好的。电线等均埋在地下,土楼分布均匀,是个拍照的好地方。中午在此用餐。
★下午3点之前出发赶往书洋乡车站,5点之前回南靖转车。(最后一班就是5点的)


如果是自驾车就更好办啦,不用赶车,可以玩得从容点,但是过塔下的时候要注意,有一段路不通车,要涉水。最好是越野车,底盘会高点。

花费:如果不买东西,人均250元-300元足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02: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5-25 03:01 , Processed in 0.34007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